第109章 風雲再起鐵蹄疾(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1)(1 / 3)

01.有個國家叫蘇聯

十月革命大勝利

第一次世界大戰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麵,打出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19世紀60年代沙皇政府實行農奴製改革後,俄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有了一定發展。但俄國經濟的發展比較緩慢,遠遠落後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勞動人民生活貧困。20世紀初的俄國進入到帝國主義發展階段,各種社會矛盾十分尖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貌似強大的沙皇俄國,充分暴露出了它的弱點。參戰以後,俄國經濟受到致命打擊,工業減產,農業萎縮,交通運輸混亂。戰爭進一步激化了各種社會矛盾。俄國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一場革命不可避免。

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統治俄國長達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在這次革命中,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新政權——工兵代表蘇維埃,並建立了自己的武裝。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掌握著實際權力。俄國出現了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麵。

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早日實現和平,取得土地和麵包。臨時政府沒有滿足民眾的要求,拒絕采取有效措施促進俄國社會發展,繼續進行戰爭。

列寧回到彼得格勒,發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綱”,提出將俄國革命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7月,臨時政府使用武力鎮壓革命,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麵結束。

在列寧的領導下,布爾什維克黨決定舉行武裝起義。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起義的工人和士兵占領了彼得格勒的戰略要地和政府各部。停泊在涅瓦河口的巡洋艦阿芙樂爾號發出了進攻冬宮的信號,臨時政府被推翻,彼得格勒起義勝利。這次革命發生在俄曆十月,所以被稱為“十月革命”。

在攻打冬宮的戰鬥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代表大會開幕。大會宣布臨時政府已經被推翻,全部政權轉歸蘇維埃。大會通過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宣布俄國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土地法令》規定,沒收地主的土地,實現土地國有化,將土地分配給勞動者使用。

這次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工兵蘇維埃政府,即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這次代表大會表明蘇維埃政權在俄國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誕生。新建立的蘇維埃政權不僅擁有行政權和司法權,而且擁有立法權。十月革命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一切為了前線

十月革命勝利後,國內外的敵對勢力不甘心失敗,它們聯合起來,企圖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扼殺在搖籃裏。1918年夏,蘇俄進入艱難困苦的國內戰爭時期。

麵對敵人的強大攻勢,蘇維埃政權為了集中全國的物力、財力,支持紅軍、戰勝敵人,在經濟領域采取了一係列非常措施,包括:實行餘糧收集製、大中小工業企業全部實行國有化、取消自由貿易和實行普遍的義務勞動製。這些措施兼有“戰時”和“共產主義”兩種特色,被稱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戰時共產主義的目的是應付戰爭的需要,用列寧的話說,就是一切為了前線。另外,也是完成直接過渡的一種嚐試。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乍一看跟共產主義一樣,沒有貨幣,按需分配,什麼東西都是國家分給你的。如果這樣講的話,那麼一直搞戰時共產主義,蘇俄就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了。

但是,列寧他們當初設想的時候,忘了最基本的一點,在馬克思的筆下,共產主義應該是物質產品極大豐富,生產力高度發展之後形成的。你現在是生產力嚴重不足,不足到什麼程度?據說按需分配,在前線打仗的士兵和在工廠裏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工人,每天隻給450克黑麵包,一勺糖,一勺鹽,一小塊黃油,你說我現在一天吃不了9兩糧食,因為你除了吃糧食,你還吃肉、蛋、奶、蔬菜,那時候什麼都沒有,一天就那麼9兩黑麵包。除了打仗,還要從事重體力勞動,上兩趟廁所就沒了,根本不夠。

黑麵包不是小麥,我在俄羅斯品嚐過,一開始不懂,一桌一盤麵包,兩片白的,剩下全是黑的,我以為那黑的是巧克力餡兒呢,上去就抓黑的,一吃,什麼玩意兒啊?再抓,白的沒了。那玩意兒很不好吃,就是俄國人說的大列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