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或改善目前不盡如人意的人際狀況,需要你勇敢去嚐試。
好人緣是一個人事業順利、生活如意的前提。但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需要你的辛勤努力。
1.心存感激
生活中,人與人的關係是很微妙的,對於別人的好意或幫助,如果你感受不到,或者冷漠處之,很有可能就此生出種種怨恨來。所以,享受著感情雨露的人們不要做“馬大哈”,要常存一份感激之心,會使人際關係更加和諧。古人說,“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我們雖做不到這一點,但至少應堅持“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時時處處想著別人,感激別人。因為有了感激,你才會成為一個好同事、好朋友、好家人。
2.尊重別人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社會交往中,你處處尊重別人,得到的回報就是別人尊重你,尊重別人其實就是尊重你自己。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小孩缺少禮貌意識。聰明的媽媽為了教育孩子,把他領到一個山穀中,對著周圍的群山喊:“你好——”山穀回應:“你好——”媽媽又領著小孩喊:“我愛你——”不用說,山穀也喊道:“我愛你——”小孩驚奇地問媽媽這是為什麼,媽媽告訴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會落在他的臉上;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因此,我們要處處尊敬別人。”3.樂於助人
人是需要關懷和幫助的,但幫助別人不一定非要體現在物質上,簡單的舉手之勞或關懷的話語,就能讓別人產生久久的激動。如果你能做到幫助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不但能顯示出你的博大胸懷,而且還有助於“化敵為友”,為自己營造一個更為寬鬆的人際環境。
4.真誠讚美
每個人都喜歡讚美。讚美之所以得其殊榮,首先在於其“美”字,表明被讚美者有卓然不凡的地方;其次在於其“讚”字,表明讚美者友好、熱情的態度。因此,對於他人的成績與進步,要肯定,要讚揚,要鼓勵。當別人有值得褒獎之處,你應毫不吝嗇地給予誠摯的讚許,以使得人們的交往變得和諧而溫馨。
5.詼諧幽默
人人都喜歡和機智風趣、談吐幽默的人交往,而不願同動輒與人爭吵,或者鬱鬱寡歡、言語乏味的人來往。幽默,可以說是一塊磁鐵,以此吸引著大家;也可以說是一種潤滑劑,使煩惱變為歡暢,使痛苦變成愉快,將尷尬轉為融洽。
6.大度寬容
人與人的頻繁接觸,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學會大度和寬容,就會使你贏得一個和諧的人際環境。要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因此,不要對別人的過錯耿耿於懷、念念不忘。生活的路,因為有了大度和寬容,才會越走越寬,而思想狹隘,則會把自己逼進死胡同。
7.誠懇道歉
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別人,就應真誠地道歉。這樣不僅可以彌補過失、化解矛盾,而且還能促進雙方心理上的溝通,緩解彼此的關係。切不可把道歉當成恥辱,那樣將有可能使你失去一位朋友。
當然,一個人要想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最好盡量減少自己的過失。而要做到這一點,則需要我們不斷檢討自己的過失、提高個人的修養。聲學中有“同頻共振”的規律。人與人之間,如果能主動尋找共鳴點,使自己的“固有頻率”與別人的“固有頻率”相一致,發生“同頻共振”,就能夠增進友誼,結成朋友。別人的正確觀點和行動、有益身心健康的興趣愛好等等,都可以成為你取得友誼的共鳴點。為此,你應響應別人,你應與人溝通,以便取得協調一致。當別人飛黃騰達、一帆風順時,你應為其歡呼,為其喜悅;當別人遇到困難、不幸時,你應把別人的困難、不幸當做你自己的困難和不幸......這些就是“同頻共振”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