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詞

青年空間

第五大貨幣

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近日表示,人民幣已代替加元及澳元,成為全球第五大常用支付貨幣,市場份額達到創紀錄的2.17%,緊隨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

SWIFT稱,截至2014年12月,人民幣全球付款額創曆史新高,以2.17%的全球占有率緊隨市場份額為2.69%的日元。而在2013年1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市場的占有率僅為0.63%,全球排名第13位。

人民幣的國際化正在加速。去年,多個國家相繼建立了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此番晉升為全球五大支付貨幣,代表了人民幣已由新興貨幣過渡為常用支付貨幣。

中緬原油管道工程

1月30日,中緬原油管道起點——緬甸馬德島港正式開港,首艘30萬噸油輪將購自中東的原油注入馬德島港儲罐內。此前兩天,經過中緬兩國建設者曆時5年奮戰,中緬原油管道工程(緬甸段)宣告基本建成,1月28日在仰光舉行試投產儀式。

中緬原油管道工程(緬甸段)由中石油集團、緬甸國家油氣公司共同出資建設,所占股份分別為50.9%、49.1%。該管道全長771公裏,將原油從馬德島港輸送至中國,同時也可供緬甸使用,緬甸境內下載點前設計輸量2200萬噸/年。

中緬原油管道工程與中緬天然氣管道工程一起,共同構成中緬油氣管道項目,是中緬兩國國家層麵和國際商業合作項目。中緬天然氣管道工程已於2013年7月28日投產通氣,迄今累計向中國輸氣40億立方米,為緬甸輸氣1.5億立方米。

中國網民6.49億人

2月3日,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國網民規模已達6.49億人,全年共計新增網民3117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7.9%。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較2013年底增加5672萬人。中國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7.5%,規模達1.78億,較2013年底增加188萬人。

《報告》指出,2014年上半年手機網民增速為5.4%,下半年為5.6%,增速未出現明顯增長。《報告》預測,手機網民即將進入平穩增長階段。根據《通信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顯示,2014年全年移動電話普及率由90.8%升至年底的94.5%,移動電話的普及率已基本達到飽和,上升空間逐漸縮窄。

土豆主糧化

在近日舉辦的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農業部副部長餘欣榮表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馬鈴薯主糧化發展,努力推動形成馬鈴薯與穀物協調發展的新格局。據介紹,土豆有望成為稻米、小麥、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糧作物,種植麵積將逐步擴大到1.5億畝,年產鮮薯增加2億噸,折合糧食約為5000萬噸,將顯著提高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水平。

馬鈴薯主糧化,就是用馬鈴薯加工成適合中國人消費習慣的饅頭、麵條、米粉等主食產品,實現馬鈴薯由副食消費向主食消費轉變、由溫飽消費向營養健康消費轉變。

未來我國糧食消費需求仍呈剛性增長趨勢,到2020年糧食需求增量在1000億斤以上。小麥、水稻等口糧品種繼續增產的成本提高、空間變小、難度加大,需要開辟增產的新途徑。馬鈴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廣,特別是開發利用南方冬閑田,擴種潛力很大。

高鐵爭奪戰

“沒有高鐵,城鎮就是散落的珍珠;通了高鐵,城鎮就是項鏈上的珍珠。”近期,圍繞高鐵走線、設站而展開的“爭路運動”在一些地方不時發生。湖南邵陽為了與婁底爭奪滬昆高鐵設站而展開聲勢浩大的活動。河南新野、鄧州兩地民間先後發聲,要求鄭萬高速鐵路在自己家鄉設站。為了爭奪高鐵站,輿論戰、官方公關、群眾施壓等手段層出不窮。

“高鐵爭奪戰”背後,有地方官員以此作為形象工程的考量,亦有地方民眾的民生期盼,核心其實是公共資源的分配公平。在習慣“運作一下”的土壤中浸淫已久的民眾,往往習慣性地通過社會活動來影響決策。其實,在高鐵設站問題上,不應該是輿論說了算、權力說了算,而應該是專家說了算,“科學規劃”、“依法修路”才是平息眾聲喧嘩之道。

責任編輯:趙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