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贏得認同感,擁抱“網生代”(2 / 3)

一是我們舉辦的第三次研究生代表大會,在全國高校校級學生組織中首次出席了留學生副主席和留學生部長。我校俄羅斯留學研究生袁麗萌當選為研究生會副主席,我校讚比亞留學生木樂樂當選為留學生部部長。第三次研代會是近年來我校研究生領域召開的最大規模盛會,其中,代議製、差額選舉、提案製和留學生研究生參選等賦予了校園民主建設以鮮明的時代特色和貿大特色,在這樣的活動設計中,我們把政治活動通過國際化的特色,讓青年感到有趣味,有意思,想參與,最終獲得了年輕人的喜愛。

通過這樣的校園民主活動,我們也認識到,民間有高人。學生領袖是好學生,是學生中熱心公益、有威信、有號召力的人。他們的威信不是來自老師任命,也不來自同學選舉,而在於他們為同學服務。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找到這些青年領袖,把他們“請出來”,我們的宗旨是“讓好學生成為名學生,讓名學生成為帶頭人”。

二是我們舉辦的研究生SEED青年發展論壇。SEED論壇的名字取自其英文“種子”的含義,意喻青年創新思想所代表的希望,其中每個字母分別代表了share(分享)、enlighten(啟迪)、enjoy(享受)和development(發展)。第一屆論壇由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以及我校的9位優秀在讀研究生分別圍繞航空航天、時間旅行、科幻文學、法律經濟、文化交流等科技和人文內容展開演講,為在場觀眾呈獻了一場精神和學術上的饕餮盛宴,帶來一次跨學科、跨領域、跨專業的思想大碰撞。充分體現了中外學生的交流、科技人文的碰撞、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結合,使來自不同學科專業、不同民族文化的優秀研究生能夠分享自己的體驗。

論壇上半場以“百年中國·青年之大有可為”為主題,圍繞航空航天、時間旅行、科幻文學等與科技相關的內容展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係碩士陳家珂,以“協同創新·科技騰飛——無夢想·不工場”為題,從自己擔任清華大學天空工場理事長的經曆感悟中,為觀眾講述了這個夢想工場成為清華校內第一科技平台的奮鬥曆程。他說:“當你想要放棄的那一刻,想想當初為何堅持走到這裏”。他們親手製作了四翼、三翼、兩翼和單翼飛機、生物鬧鍾等等,因對夢想的支持而把不起眼的項目做到偉大,最終獲得美國波音公司的資助,並奪得全國挑戰杯一等獎。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腦與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在讀博士鄧雨辰,作了題為“穿越時空·魅力科學——The Fatal Destiny”的演講。他的精彩演講贏得台下陣陣掌聲,時間的概念在他的講解下變得與眾不同,通過不可逆的事情發現了時間的方向,高深的時間旅行問題因他的講解而變得易於理解,他風趣幽默的演講為本次論壇掀起一個個高潮。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獲得者、北京大學中文係在讀博士夏笳,以“心懷天下·夢想未來——我與科幻有關的十八個瞬間”為題,講述了人類想象力的問題。宇宙、生命與一切的意義是什麼呢?我們是誰,從哪裏來又往哪裏去?人類需要科幻和想象,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必將來臨。

論壇下半場以“百年夢想·青年之曆史使命”為主題,圍繞法律、經濟、文化交流等人文領域內容展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張遠萌,以“青年擔當·促法治民生——踐行青年責任、扶助弱者前行”為題,深刻詮釋了公益律師工作的重要意義。她認為能夠幫助別人度過難關讓別人幸福就是幸福的真諦,她講述的自己幫扶弱勢群體的遭遇讓現場的觀眾為之動容,她號召廣大研究生應將天下之大裝於胸懷,多關注社會弱勢群體麵臨的困難,把幫助他們視為自己的責任。北京大學曆史係在讀博士生、來自文明古國印度的魏漢,以“跨國交流·推和平發展——從曆史角度看中印青年交流對兩國的促進作用”為題,以幽默的方式介紹了自己在中國留學期間因中印文化的差異和相互缺乏了解而導致的各種尷尬,並倡議中印兩國應緊密合作加強交流,特別是兩國青年之間的溝通交流,共同促進世界的和平和發展。他的演講贏得了陣陣掌聲,觀眾們為他廣博的胸襟而讚歎不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在讀博士生劉冬瑾,作了題為“經法交融·享幸福中國——隨心而動的幸福”的演講。作為首屆“工商銀行杯”銀行產品創新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他介紹了自己37歲放棄優厚的待遇攻讀博士,追求隨心而動的幸福真諦。他的幸福經濟學中充滿了哲理,他認為傳統經濟學中效用最大化被專指功利最大化,而行為經濟學中,效用最大化被專指快樂最大化。這些感悟和專業認知為我們敲開了幸福的大門。

在SEED論壇上,我們讓研究生作為主講人,讓老師和同學作為觀眾,讓專家擔任點評人,改變了以往研究生活動“我說你聽”、“我講你記”的傳統模式,把學生作為活動的創造主體和參與主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客體予以看待。此次活動得到廣大研究生的高度評價和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