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彙率與利率:金融風雲的機變與抉擇(3 / 3)

對於中國而言,在經濟增速位居全球前列的背景下,在貨幣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的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因為美元仍然是國際貨幣交易市場上流通的主要貨幣。具體的方法是:在美國實行緊縮政策時候,中國也緊縮;在美國寬鬆的時候,中國也寬鬆;在美國升息的時候,中國也升息;在美國降息的時候,中國也降息。當然,中國可以在動作幅度上和美國保持差異,保持獨立性和自主性,在美國大舉印鈔的時期,不必施行同樣幅度的印鈔,給其它國家提供一個穩定的儲備貨幣選項。中國更可以實行精細調控,引導貨幣的流向,扶植創業者和中小企業、高科技企業。

和美國保持同樣的貨幣政策節奏,則人民幣在美元因升息預期升值的時候,中國同樣可以有升息空間,有升值預期,投資大鱷市場做空人民幣就缺乏理由。在美元因降息預期進入貶值通道的歲月裏,人民幣同樣可以小幅降息,市場對人民幣同樣不會特別看好,人民幣也就不會迅速升值對出口造成不利。與美元同步貶值的時候,手持美元做空人民幣的投資大鱷們則減少了獲利空間。因為二者同步對其他貨幣貶值,手裏的美元換成人民幣做空人民幣之後,回頭換回美元,美元也在貶值通道,獲利也就微小了。發動攻擊的意願自然降低。

人民幣對美元:震蕩中有平衡預期

人民幣從2005年彙改到2013年底,總體上呈現升值趨勢。2005年,1美元可以兌換人民幣8.10元,到2013年底,則隻能兌換6.08元左右。之後,因為美國經濟走好,市場方向發生了轉變,美元升值,到2014年5月,1美元可以兌換6.26元人民幣。之後美元又持續六個月貶值,到2014年10月,1美元可以兌換人民幣6.129元。之後,美元再度反彈,如今,1美元可以兌換人民幣6.26元左右。

2013年底以來,外彙市場上,美元兌人民幣出現了為期幾個月的震蕩向上的走勢。主要是因為美國經濟數據逐步走好。2014年底,美國又結束了量化寬鬆政策。到2015年2月為止,人民幣兌美元一度出現連續多天的跌停,但因為漲跌幅度小,現在的運行數據隻能理解為出現了一個小階段性的下行。更因為,在過去美元下行的日子裏,不排除出現了恐慌性下行,如今美國經濟走好,市場進行技術修複,使得美元與人民幣的兌換趨向合理的價位,是一種市場自發性的調整。

中美經濟增速與中美目前利率數據如下:2014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速2.4%,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速7.4%。美國對國內公民目前施行零利率的貸款政策,中國6個月以內銀行貸款利率為5.6%,如果貸款期限長,利率就更高。經由這樣的數據,可以看出,即便美國麵臨著升息預期,人民幣換成美元的收益,也遠不及在中國市場放貸獲得的收益。所以資本外流不可能在中國相對大量地發生。

中國有高鐵,有銀河計算機,有一流的核電技術,有亞非拉國家廣闊的基建市場,更有亞洲新興市場作為根據地,中國經濟的前景,並不弱於美國。

盡管美元對人民幣出現了幾個月為期限的走強勢頭。但中國經濟的前景和中國目前的利率政策,使得國際大鱷不會有很好的機會攻擊人民幣。人民幣與美元更可能出現一種震蕩中保持相對穩定的態勢。當然中國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精細化調整的同時,如果能與美國政策保持跟隨策略,國際大鱷攻擊人民幣就會麵臨幾乎沒有機會的境地,中國也有著豐富的彙率與利率調整經驗。

市場上總體對人民幣充滿信心,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不會因為對美元進入震蕩狀態而出現中止,因為手裏已經儲備人民幣的各國,利用手裏的人民幣與中國交易,並不會吃虧。而中國的經濟前景,也讓世人相信,人民幣兌美元不可能出現大幅貶值。操作得好的話,人民幣國際化加速仍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