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新能力適應新常態(1 / 1)

用新能力適應新常態

共青天地

作者:唐劍鋒

延安時期,毛澤東就提出“本領恐慌”。1939年,在一次幹部教育動員大會上,毛澤東指出:“我們隊伍裏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主席把學習比喻成“開鋪子”:存貨不多,取一點、少一點,不久就要告罄,不進貨就要關門倒閉。

慶祝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時,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有本領不夠的危機感”,“要一刻不停地增強本領。隻有全黨本領不斷增強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才能夢想成真。”在新的發展階段,新常態已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識;向人們提出了如何適應新常態的問題。

總書記指出:“可以預見,在今後的前進道路上,來自各方麵的困難、風險、挑戰肯定還會不斷出現,關鍵看我們有沒有克服它們、戰勝它們、駕馭它們的本領。”隻有新能力才能適應新常態,隻有新常態才能開創新局麵,隻有新局麵才能滿足人民的新期待。

近日,一位省級領導在《人民日報》撰文說:“新常態需要鍛造新能力。新常態下新機遇和新挑戰並存,一方麵,要提升領導經濟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另一方麵,要提升領導經濟工作的專業化水平。”沒有黨領導經濟工作在觀念、體製、方式方法上的與時俱進,很難適應新常態要求。

我們麵臨什麼樣的新常態?僅就經濟工作而言,經濟發展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作為領導幹部,如果僅靠過去那點知識家底、靠傳統的思維和常規做法幹工作,難免會出現“老馬拉新車”現象,很難磨合,很難駕馭。因此,必須要有新能力,才能適應形勢和任務的變化。這就需要“養成持續學習知識、思考問題、研究工作的良好習慣,做到既鑽研宏觀、又熟悉微觀,既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升理論水平,又研究解決重大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不斷增長實踐才幹,真正成為領導經濟工作的行家裏手。”“門外漢”很難適應新常態,領導新常態。

新常態需要新能力。隻有新能力,才能適應新常態,領導新常態,駕馭新常態。新常態需要激發新狀態,更需要領導幹部在狀態。這就需要各級領導幹部消除畏難觀望、徘徊不前心態,改變輕法治、不作為、亂作為的傳統管理手段,在新的發展階段、在全麵深化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主動作為、敢於擔當、幹事創業、狠抓落實。堅持把改革創新理念貫穿於各項工作全過程,破除新常態下各種困難和瓶頸製約,不拘常規,才能激發創造活力和發展動力。

新常態和新能力,召喚各級領導幹部要以敢於負責、敢於爭先、持之以恒、敬終如始的精神,狠抓落實。新常態不同於舊常態,新能力不同於舊能力,“新”才是關鍵。要適應和引領新常態,就要大力倡導和弘揚良好的精神狀態、務實的工作作風,就要大力激發和凝聚攻堅克難的精氣神,就要大力營造和拓展肯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濃厚氛圍,就要以積極有效的作為和實實在在的業績,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明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鍛造新能力,是轉變作風,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轉變工作作風,是為了鍛造新能力,要求多一點學習、多一點思考,少一點無謂的應酬、少一點形式主義的東西。學習要求靜下心來、沉下心來,豈能醉醺醺昏沉沉輕飄飄過日子,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學習靠高度自覺,勤於學習,善於學習,才能成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與時俱進的本領。

新常態表現為速度在變化、結構在優化、動力在轉換,因此,工作方法、思維習慣、管理方式、化解矛盾、處理問題的手段,都需要隨之變化。以新能力適應新常態,才能適應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階段演進的需要,適應全麵深化改革的需要。

責任編輯:趙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