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從內心,奮鬥才幸福
思想討論
作者:劉利敏
周恩來總理在中學就確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奮鬥目標,並用一生踐行。也有不少人中途改弦更張。孫中山最初從事醫學,後來投身革命;魯迅棄醫從文,成為知名作家。
人們的奮鬥目標往往隨著客觀實際而調整,隨著對自我的認識而逐漸堅定。
我也如此,而且這個過程十分漫長。
考上大學前,我隻有一個目標:跳出農村,吃上商品糧。父母經常以村子裏走出去的大學生為榜樣,我也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所以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那時,父親經常給我講述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我常常聽得心潮澎湃。
中考時,老師建議我考個中專,我卻選擇了上高中考大學。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高考錄取率很低。考大學本科很難,考名牌大學幾乎是天方夜譚。當時,我校建校50多年的曆史,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僅僅三人。但我心裏暗暗下定決心,非名牌大學不讀。後來如願以償,這個消息轟動了故鄉。
在大學裏,我近距離聆聽楊振寧、李政道做講座,與賈平凹、濮存昕等人麵對麵,曾經隻能在電視上看到的人物,今天都變成了現實。
但是,我失去了明確的奮鬥目標。之後,我不得不經曆漫長的摸索階段。
我有過很多曇花一現的念頭。曾想學養豬發家致富,曾想報中醫學院治病救人……大學畢業後,我曾隨波逐流想考律師,考公務員,花費了不少時日。研究生畢業後再次準備考律師,並將一本1000多頁的法律法規大全看了幾遍。報名時,我放棄了,心裏想這是自己的真實想法嗎?充其量,律師界又多了一個平庸混飯吃的律師。
那時,我也想走仕途從政,光耀門楣。這也是老師親朋們的希望和建議。可惜,多方走動,求人引薦,結果卻是處處碰壁,虛耗光陰。雖然過了公務員考試,幾次進入麵試,但都無功而返。
痛定思痛,重新審視自己,我到一所高校當了教師。當時,我被分配到公務員培訓部門。這個崗位在外人看來可以建立廣泛的人脈,儼然是個肥差。身處其中的我卻不堪其累,每天大量瑣屑、日常性的工作,根本無暇做自己喜愛的事情。
在這個部門五年,經過深思熟慮,我決意離開。一提出想法,所有人都反對,那又如何?!
回想這麼多年來,自己一直按照別人的評價標準去走,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的真實追求。那時讀到柏楊的一句話,“人的命運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半掌握在別人手中”,擊節讚歎。
在確定奮鬥目標的過程中,自己經曆了許多內心的煎熬和苦痛掙紮,走了許多彎路。
也要感謝命運,我遇到了胡適、梁啟超、梁漱溟、陳獨秀、魯迅、林語堂、傅斯年、張君勱、梁實秋、季羨林等國學大師,如撥雲見日,使我茅塞頓開。這些好書深深吸引了我,其中的思想使我心悅誠服,引導了我,使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一發而不可收。
《史記》、《古文觀止》、《貞觀政要》、《四書五經》、四大名著、三言兩拍等經典著作,我都認真研讀,幾年下來收獲頗豐,吟誦唐詩宋詞覺得乃人生快事。在課堂上,在講座中,我和學生們交流《滕王閣序》、《長恨歌》、《琵琶行》、《蜀道難》等名篇,獲得強烈共鳴。
我現在就是一個普通老師,但是我生活得很幸福,因為我找到了自己內心的真實追求,正在為自己的內心召喚而奮鬥。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說:“成就一番偉業的唯一途徑就是熱愛自己的事業。如果你還沒能找到讓自己熱愛的事業,繼續尋找,莫要停留。”
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