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老服務誌願者的尷尬(2 / 2)

小方話音剛落,有一個頭發又硬又亮的男生就扔過來一句:“要是就掃個地,還專門來養老院幹嘛?”

“是啊,我不想掃地,我們能不能直接幫老爺爺老奶奶幹點什麼,說說話也行啊。”一個長得挺漂亮的女孩子撒嬌似的說道。

我剛想說話,小方搶了先:“大家可能對為老誌願服務缺乏了解,你們看那邊那位大叔,”他指了指遠處那位先生,“他是住在附近的一位老師,每周都來養老院做義工,需要什麼就做什麼,風雨無阻,這才是誌願者精神,我們大家要向他學習。做誌願者,哪能挑三揀四?”

學生們都不說話了。

“掃院子也用不了這麼多人。這樣吧,小方,你找兩個男同學把院子掃掃,其他同學跟我先上去參觀一下,然後跟老人們見見麵。”我給小方解圍道。

“嗯,好。”小方叫了兩個比較麵熟的誌願者,拿起笤帚幹了起來。

等參觀完了,我把誌願者們帶到活動室,這裏有幾位老人剛用過早餐,正在看電視。見進來了一群年輕人,就知道是誌願者來訪,便都緩緩站起身來表示歡迎。

我將這些誌願者分成兩人一組,介紹給老人們,讓他們彼此熟悉。我呢,就坐在旁邊照看著。

那個“撒嬌妹”一坐到張老太太身旁,就讓旁邊同學給他們照合影。照完了她對張老太太說:“您看我幫您幹點啥?”

張老太太笑嗬嗬地說:“看這孩子,長得多俊!不用你幹啥,陪我聊聊天就行!”

“撒嬌妹”轉了轉眼睛,問張老太太,您有幾個孩子呀?

“兒子閨女加一塊兒五個。”老太太說。

“撒嬌妹”一聽,嗓門立刻升高八度:“啊?五個孩子還把您送這兒來了?這也太不孝了!”

張老太太臉上的笑容凝固了,愣在那兒半天沒說話。我見狀,趕緊過去打圓場,但還是看出來,張老太太眼圈已經紅了。

就這樣,這一上午就在應付學生們的各種狀況中過去了。

“大家覺得今天在這兒,有什麼收獲嗎?”臨走時,我問他們。

“我覺得我們都太不了解老人了,也不了解養老院是怎麼回事。”學生們沉默了一陣後,有人說。

我點了點頭 ,“大家來的時候說了,平時不太接觸老人。希望大家回去以後,多陪陪爺爺奶奶,多和他們聊聊天,幫他們幹點力所能及的事。想做好為老服務誌願者,也不難,第一,先為家裏老人服務好,先把愛心獻給家裏人。第二,光靠熱情可不夠,還需要方法,需要準備。這樣,當你們再來養老院時,我相信你們會做得更好,而不會像今天這樣,有這樣那樣的尷尬了,大家說對嗎?”

學生們點點頭。

“大家今天看見了‘掃地大叔’,我再告訴大家一個你們沒看見的‘理發大叔’,他是我們附近開理發店的,人家生意很忙,但每個月都定期按時來給老人們義務理發。他來做義工,從不拍照,也不宣傳自己,有時候直到我們看見老人頭發整潔了,才知道他來過了。你們說,他圖什麼?大家可以好好琢磨琢磨,琢磨明白了,也就知道怎樣做好誌願服務了。”

為老誌願服務,請遠離尷尬

“陳主任,咱以後是不是就別讓這些小孩來了。我不知道您怎麼想,我可是服了這些孩子了。什麼都不懂,來幹什麼,隻會添亂。要不就是形式主義,走過場!”學生們走後,小李皺著眉頭跟我抱怨。

“我知道。”我把手中的文件放下,看著小李說,“但是養老離不開年輕人。為老誌願服務是件好事,為老服務誌願者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隻不過一些誌願者缺少經驗,但他們至少願意來接觸老人。雖然有些時候流於形式,甚至是幫倒忙,但還是會換回更多人對我們工作的了解。的確,想說愛你不容易,但該接待還是要接待,咱們多付出一些,讓他們有個正確的認識,他們回去會影響更多人。”

話是這麼說,但我心裏清楚,想讓今天的年輕人普遍形成正確的為老誌願服務的觀念,任重道遠。

直到今天,在我來到長者友善團隊做養老院副院長之後,我仍然在思考,作為養老機構,我們該怎麼去消除為老誌願服務中出現的那些尷尬?

為老服務誌願者,什麼時候才能放心地歡迎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