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顧左右而言他——康熙帝遺囑(1)(1 / 3)

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的康熙遺詔

第四子雍親王胤禛最賢,我死後立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

——《李朝實錄·景宗實錄》

有時候,選擇接班人,未必就要準備充足,對目標考察多年。比如康熙皇帝,隻需認準你尋找接班人的目的——皇權在自己人手中——就可以了。而至於過渡階段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過渡階段的代理接班人也需要一定的素質,不可高,也絕不可少。這讓我們想到了一句話,叫“顧左右而言他”。

1、一個不錯的孫子

據說,康熙年老時有一個知己叫方苞,他是唯一可以和康熙暢懷交談、毫無顧及的人,也是康熙在遇到難決的事情時,唯一可以谘詢的人。當時,康熙在立誰為太子的問題上很是頭疼。因為康熙在老四胤禎和十四阿哥之間無法定奪。兩兄弟各有各的長處,又各有各的不足。最後,方苞建議說:“觀聖孫”。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因為康熙最看中,也最喜愛的皇孫,就是胤禎的二兒子弘曆。康熙當時並沒有明確表態,隻是叮嚀方苞說:“朕要再想想,此事你千萬不能向外透露。一旦泄露出去,朕就是想保你,也是不能了。”

這是否是真實的曆史,還有待考證。但康熙喜歡弘曆卻是不爭的事實。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三月,喜歡到第四子胤禛的私園圓明園中遊玩的康熙皇帝見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胤禛的第二個兒子,時年已12歲、從未見過爺爺康熙的小弘曆,後來的乾隆皇帝。那天,康熙正在圓明園的開雲殿中欣賞牡丹,雍正領著一個長相清秀的孩子來到他麵前,並指著那個孩子說,“這就是我排行第二的那個兒子,您的孫子。”

康熙皇帝一見,頓時喜歡萬分,回宮中後,就傳旨讓弘曆進宮,自己準備親自培養這個好孫子。此時,離康熙皇帝去世還有八個月,在這八個月裏,康熙一直將自己的愛孫帶在身邊,形影不離。

無論從那方麵來講,乾隆都繼承了康熙所認為的愛新覺羅家族一切優點。比如,康熙隻是念誦一遍周敦頤的《愛蓮說》,乾隆聽畢,就能背誦如流,不但能背誦,而且還能進行透徹的解釋。康熙又讓人教授乾隆學火器,乾隆仿佛如神童一般,隻需別人示範一次,他做起來就遊刃有餘。能文善武、天資聰穎、相貌俊秀的乾隆更是博得了康熙皇帝的喜歡。

這一年,康熙的身體還十分健康,絲毫看不出要死的征兆來。他經常帶著乾隆去南苑打獵,年少的乾隆常發奇槍射中野獸,隨行人員給了他一“神槍手”的稱號。這年秋天,康熙又帶乾隆到避暑山莊,將山莊內湖南山上鬆林之中的萬壑鬆風殿賜給乾隆居住、讀書,康熙親自授課。

在康熙的諸孫子中,能享受到如此待遇的隻有乾隆一個。這位老皇帝對這個孫子的深切之愛應該是鬥爭激烈的皇宮中最讓人感動的一頁。有一次,乾隆看見康熙乘坐的禦舟停泊到殿下的晴碧亭畔,康熙思孫心切,很遠就呼喚乾隆的小名,乾隆聞聲,很怕爺爺著急,就抄了近路,從殿北山坡上連蹦帶跳地衝了下來,康熙怕他有什麼閃失,非常憐愛地說:“不要著急,小心摔到。”

這隻是祖孫二人親密關係的一個片段而已,康熙在對乾隆特別疼愛的同時,也不時地把這種感情公諸於眾。當時,乾隆的生母孝聖憲皇後也在康熙賜給雍正的避暑山莊附近的獅子園中避暑。有一次,康熙在乾隆的陪同下,一起到獅子園吃飯。在飯桌上,康熙對孝聖憲皇後稱讚乾隆不已,並且對孝聖憲皇後說:“你是個有福之人啊。”

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就是隱藏在帝製社會的“母以子貴”規則,康熙對孝聖憲皇後敢於這麼講,雖然不敢完全確定他對乾隆已經抱著立為皇太孫的想法,但期望非常高是一定的。

康熙為什麼對年僅十二歲的乾隆這麼重視與疼愛呢?首先是乾隆很像自己,該年秋末,康熙又帶著乾隆到圍場行獵,在行獵過程中,康熙連發三槍將一頭大笨熊射倒,命乾隆射擊,乾隆剛跨上馬奔到笨熊麵前,受傷未死的熊突然站起來向乾隆撲來,在場的衛士們大驚失色,而乾隆一點都不慌張,神態自若,先是穩住馬,接著掉轉馬頭,避開撲過來的熊。他後麵的康熙再次瞄準,槍響過後,笨熊才真正死去。回到帳幕後,康熙連連稱讚乾隆,說他很像自己的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