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創辦《時代文學》
皖南事變後,在港的中共與國民政府鬥爭日益尖銳,3月中旬開始,《國民日報》和《星島日報》以社論形式論戰長達數月之久。恐日的港英當局,與國民政府關係微妙,不斷聯手打壓左翼活動。港英當局壓製對“皖南事變”的申討,交通學社刊物因刊登《新四軍解散事件討論大綱》,在國民黨勢力擠壓下被迫停刊。6月1日,《星島日報》的主筆金仲華和羊棗、邵宗漢、鬱風等人被迫離職,編輯部改組,副刊《星座》也受到影響,失去一塊重要的左翼掌控的宣傳陣地。香港文協被迫低調活動。
恰在6月1日,端木蕻良的主編的《時代文學》創刊,它是20世紀40年代抗戰期間香港惟一的巨型文學月刊,每期十幾萬字。之前又有鄒韜奮的《大眾生活》於5月17日複刊,之後有茅盾主編的綜合性文藝月刊《筆談》於9月問世,每期4萬字。這樣,香港文協研究部的6位負責人,都各自主持了一份報刊或雜誌,使左翼文化在香港這塊特殊的殖民地界上頑強不息地生存著。籌辦《時代文學》,是與胡愈之來港有關。1940年10月,胡愈之受中共領導指示,從桂林去新加坡,就任由陳嘉庚主辦的《南洋商報》總編輯。路經香港時逗留了一段時間。他當時公開身份是民主人士,在桂林組織了文化供應社、國際新聞社,卻未出麵掛職。他還是救國會的會員,這是個組織鬆散、但能量很大的社會團體,成員有張誌讓、張鐵生、範長江、楊東蓴、張友漁、陳此生、千家駒等。在桂林,胡愈之利用與桂係的良好關係,在廣西做了大量宣傳抗戰的工作。路經香港後,又利用各種關係,協助香港文協開展工作,其中便是介紹端木夫婦與當時在港的東北民運負責人周鯨文相識。
周鯨文與東北張學良係有密切關係,又是由中共地下黨負責人之一的於毅夫領導的香港東北同鄉會的一位負責人。那時他自辦《時代批評》雜誌,任主編,又是發行該刊的“時代書店”總經理。還兼營其他一些商務,財力上很充裕。他愛國抗戰,反對分裂,在“皖南事變”的看法上態度鮮明,提倡爭取人權,反對投降媚日。胡愈之介紹端木蕻良與蕭紅與他相識,就是想借他的財力創辦刊物,為文協開辟一個宣傳陣地。當時香港還沒有一份純文學的左翼雜誌。
雙方見麵後談得很投機,從此經常往來。周鯨文支持端木蕻良和蕭紅創辦刊物的設想。當時在香港辦刊物要到華民政務司申請,交一筆保金,並要有書店保證發行。《時代文學》一切費用由周鯨文支付,發行也由他的“時代書店”代發。端木蕻良為感謝他的全力襄助,在主編上也掛了周鯨文的名字。如周鯨文後來說,自己事務繁忙,又要集中精力辦好半月刊《時代批評》,所以《時代文學》名義是兩人主編,實際上隻是端木蕻良一人承擔。
同時周鯨文還設想辦一個《時代婦女》雜誌,請蕭紅來擔當主編。蕭紅因一心創作,又怕身體吃不消便回絕了。周鯨文表示隻是借重她的名字,其它組稿、審稿、編稿看校可以找別人去辦,蕭紅一聽更表示不同意了,她辦事從來是講認真的,不幹則已,要幹便是全身心地投入。
由於恰遇皖南事變,白色恐怖嚴重,政治空氣緊張,端木蕻良組稿很艱難,尤其向內地人士聯係,往往因戰亂而聯係不上,或因稿件半途丟失等等,造成許多意外的困難。刊物原定1941年4月1日正式出版,5月20的出版的《學習雜誌》又發消息說:“端木蕻良、蕭紅兩作家,將合編一巨型文藝刊物,正計劃本月內在香港出版。”結果是6月1日與讀者見麵,比預期晚了兩個月。
從武漢到重慶,蕭紅和端木蕻良就一直張羅親手操辦一個刊物,如今終於實現了。他們曆來憎惡宗派,反對搞小山頭,要把刊物搞成第一流的,必然要搞“五湖四海”,搞大團結,吸納國內外一流作者來撰稿。7月1日的《時代文學》刊出《本刊特請海內外名家按期撰作以饗讀者》,所列的作家陣容是:丁玲、冰心、蕭紅、許地山、茅盾、夏衍、王統照、王任叔(巴人)、靳以、巴金、陳子展、馬宗融、方令孺、伍蠡甫、胡風、聶紺弩、許廣平、傅東華、郭紹虞、台靜農、耿濟之、鄭振鐸、葉紹鈞、徐調孚、曹靖華、蕭軍、鄭伯奇、馮乃超、姚克、黃源、蕭乾、戴望舒、宋之的、楊剛、翟詠微、宋雲彬、葉以群、艾蕪、羅慕華、李甸林、老舍、樓適夷、田濤、碧野。這裏麵有小說家、詩人、劇作家、散文家、評論家、文學翻譯家等方方麵麵的文學界人才納入其中,許多人在新中國成立後,仍活躍在文壇,成為領軍的巨擘。名單中的人物,一些是與他們有過節兒,甚至傷害過他們的,他們仍心懷寬大,不計較個人恩怨,發出約稿信,發表作品,充分體現他們胸襟和以事業為重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