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論烏巢之役(1 / 2)

茫茫大地,廣袤平原,北風呼嘯,中原的烈風就想是刺刀一樣刮在人的臉上,都能感覺到微微的生疼。

劉尚領著大軍,一路過了黃河,經過烏巢,到了這裏,劉尚卻是下了一個奇怪的命令,讓大軍在這裏駐紮兩天,而本人則帶著一批文武在這裏開始遊山玩水。

劉尚真的在遊山玩水嗎?就連跟隨其中的劉曄,滿寵也是滿臉不解,但劉尚已經發了話,他們也隻能陪伴左右。

烏巢是延津重鎮,身處的位置被黃河從兩麵截斷,前後左右也有著山脊環繞,雖然算不上連綿不絕,但也是錯落有致。

站在山頂,劉尚處在高峭的懸崖邊上,俯視著底下的情景,頗為陡峭的山脈鱗次櫛比,逶迤在整個黃河的順流出,河水之間也交錯縱橫,蒼天的大樹,盛茂的叢林,點綴在地形之上。

劉尚看到的第一眼,就覺得在這個地方藏兵屯糧,乃是最佳之所,更是兵家所取的有利地位。

隻是劉尚想不通,如此有力的地理環境,袁紹竟然是在用人上出了差錯,原本有利的地形,卻成了他的墳墓,實在是讓人不堪回首。

看著劉尚不斷的歎息搖頭,臉上掛著讓大家看不懂的那悠遠的滄桑感,都是迷惑不解,終於,劉曄忍不住問道:“主公,為什麼你對此地那麼的感興趣,莫非這裏主公以前來過?”

“沒有。”劉尚搖搖頭,神情不是很好,道:“就是過來看看,劉曄,你說這裏如何?”

衣袂在山風的呼嘯下翩躚而動,那束起的綸巾也像是在隨風而逝,一身白綢的劉尚身形如玉,風采映人,桀驁的身形挺立在那,全身那不拘的氣息,卻是流淌著一種淡淡的惆悵,在眾人看來雖然挺拔鬆健,但劉尚的背影怎麼看都給眾人一種蕭索、孤寂的感覺。

劉曄上前一步,朝著劉尚的視角向下看去,底下除了山水之外,似乎沒有他物,不由說道:“風景倒是不錯。”

“風景是很不錯,這我也看出來了。”劉尚微微一笑,跟劉曄打了個趣,說道:“我是說如果在這裏用兵,你覺得如何?”

聽劉尚問起軍事上的事,劉曄也是臉色肅容,細心的觀察起來,額頭深深擰起,看了半久才搖搖頭,遺憾道:“此地有山川之險,水支橫流,視野受到堵塞,根本不宜用兵。”

劉尚點點頭,同意了劉曄的觀點,微笑道:“如果兩軍交戰,實力相當,以官渡為媒介,其中以官渡以北一方的勢力在這裏屯糧,而且是三軍的所有糧草,你覺得這麼做對不對?”

劉尚自己能未卜先知,但並不代表其他人也可以,所以這道問題倒是難住了劉曄。

不是說劉尚的問題出的有多難,而是這道問題太古怪,戰場之上,風雲莫測,戰機萬變,局勢瞬息而動,更何況這問題更是有些莫名其妙。

劉曄眯起了眼睛,雖然他不知道劉尚為什麼這麼問,但鬧腦中還是飛快的思索著其中的利與弊。

“我覺得不妥。”滿寵上前一步,對著劉尚笑道:“烏巢此地,雖然為險,易不能察覺。但卻能溝通橋梁,四通八達,要是另一股勢力知道了對方的屯糧之所,他就可以趁著夜色的掩飾,對敵方出其不意掩其不備,燒其對方糧草,斬敵人之後路,所以在烏巢屯糧此舉,乃萬萬不妥。”

劉尚沒有說話,反而是劉曄聽了之後,隻是微微一笑,眼神中一道睿智閃過,說道:“伯寧說得有理,但這隻是最主觀,最理想的戰略,其中包含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一,在烏巢屯糧,可以說愚蠢之極,也可以說是大智大勇,有能者可以借助此地,以全軍的糧草吸引敵人,再此埋下伏兵,多備火攻之物,結合地利的需求,足可以讓敵人進則如甕中之鱉,無能者,此舉隻能是害了自己,烏巢地處兩隻水流的夾道,有水利之便,更以山石為依,可以說是重要的軍略要地,如果在這裏屯糧,對方焉不會派人早作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