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誰主江東!(1 / 2)

李肅這一年來,說得上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而且做事老實本分,絲毫不敢想郭嘉一樣亂來。

因為他清楚,自己是一名投降之臣,而且他以前的主公,是人人痛恨的國賊董卓,自然,在劉尚麾下,他自知得不到重用,如果這次不是郭嘉極力推薦,他恐怕永遠也進入不了劉尚的眼睛。

不過老實歸老實,李肅並不是沒有一點心機,隻是善於隱忍的他,不敢在劉尚,特別是在郭嘉麵前流露出來,而這次,因為成功的救出徐榮,華雄的家眷,再加上那股不明勢力的首領很肯能就是李儒,讓他本來就不甘於平靜的心思,越發的活絡起來。

徐榮,華雄不用想,兩人本來就有新投靠劉尚,隻是顧及在長安的家眷,才一直拖著,如今他們家眷被成功救出,他們自然會甘心歸順。

李儒,對於此人,李肅可是很了解,此人心智深沉,善於蟄伏,絕不是甘於庸庸碌碌之輩,要不然他當初也不會向董卓諫言,急於進兵洛陽,掌控朝政,獨霸朝綱,挾天子衣領諸侯。

所以,李肅非常肯定,李儒來江東肯定是打著投靠劉尚的主意,所以他才會不惜冒著身份被暴露的危險,幫助劉尚的人成功的逃離長安。

憑借著徐榮、華雄、李儒三人的才能,隻要是心甘情願的歸順劉尚,肯定能得到重用,徐榮和華雄最起碼能獨領一軍,李儒更是善於布謀大局,隻要劉尚不猜忌於他,將來必是棟梁之臣。

再想想如今的自己,在影子情報中,也已經站定了腳跟,有了地位,掌控了一些勢力。

隻要四人能聯合在一起,憑著昔日的關係抱成一團,就算是以降臣之名,他們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

當然,李肅並不傻,如果劉尚願意,自己這一年來辛苦的一切,隻會在旦夕間一無所有,灰飛煙滅。

所以,李肅雖然有些別的心思,但也是擺正了自己的態度,反叛或者搞獨立這些心思,他是想也不敢想的。

劉尚仔細的觀察著李肅的表情,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人士,思想自然是比古人更加的寬廣,更加的難以揣測。

李肅想到的這些,劉尚焉能不會想到,並且,他想的比李肅更為深遠。

曆史上的曹操,麾下勢力以親族派,降將派為首,還有夾在兩者中間左右為難的一些人,可謂是明爭暗鬥;再有劉備底下,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還有劉備小部分的嫡係,彼此都是暗暗較勁;孫氏一方鬧得更加厲害,以世家為首朝中官僚與非世家的文臣武將,可謂是天天互相掐架,一個收拾不好,恐怕都會打起來。

派係之爭,爭得就是一個權力地位,彼此間爾虞我詐,互相算計,最終隻會讓他們所屬的勢力慢慢的消弱,滅忙。

要說做到正真的團結一心,臣子和睦,袍澤共處,可謂是難上加難,就如今,劉尚的底下也已經生出了小派係,武將一方還沒什麼問題,但是主文一方,以郭嘉,劉曄為首北方士子,已經與闞澤,周魴這些本土士子,已經互相開始瞪眼了,如果真照李肅所想,再搞出一個派係,弄出個三國大戰,劉尚別說爭霸天下,恐怕已經被他們給煩死了。

這種情況,要說解決,還真解決不了,他這身為主公的,也隻能勁量的調和,隻要不搞的兵戎相見,劉尚始終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者,這也不是一件壞事,雙方之間較勁,更可以讓他們產生動力,為了不比下去,自然會更加的勤奮努力。

“他們從長安抵達江東,需要多長時間?”劉尚搖了搖頭,把這些事情拋之腦後,此時的他,隻不過是一方太守,想這些還為時過早。

李肅認真的答道:“此行家眷中,多是老弱婦孺,再者路上要掩藏身份,躲避一些諸侯的視線,行程會慢很多,初步推算,應該兩至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