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勝利的前夜(7)(1 / 2)

同日上午,蔣介石以中華民國政府主席的名義,在重慶中央廣播電台分別用中波和短波對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發表了抗戰勝利的廣播文告。講稿為蔣介石親自擬就,指出:“我們的‘正義必然勝過強權’的真理,終於得到了它最後的證明,這亦就是表示了我們國民革命曆史使命的成功。我們中國在黑暗和絕望的時期中,八年奮鬥的信念,今天獲得了實現。”同時指出:“我中國同胞們須知‘不念舊惡’及‘與人為善’為我民族傳統至高至貴的德性。我們一貫聲言,隻認日本黷武的軍閥為敵,不以日本的人民為敵,今天敵軍已被我們盟邦共同打倒了。我們當然要嚴密責成他忠實執行所有的投降條款,但是我們並不要企圖報複,更不可對敵國無辜人民加以汙辱,我們隻有對他們為他的納粹軍閥所愚弄所驅迫而表示憐憫,使他們能自拔於錯誤與罪惡。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複敵人從前的暴行,以奴辱來答複他們從前錯誤的優越感,則冤冤相報,永無終止,決不是我們仁義之師的目的……”[67]

廣播時間近11分鍾,美國《時代》周刊駐華記者白修德(Theodore H.White)如此描述了蔣氏的廣播情形:

1945年8月,蔣安靜地坐在重慶一間悶氣的廣播室裏準備告訴中國人民戰事業已終結。他和平日一樣凝固地沉著。他的頭頂剃得淨光,不著絲毫白發的痕跡。他的哢嘰軍裝上衣毫無瑕疵,不掛勳章,衣領緊扣在喉頭,上有斜皮帶勾扣著,一管自來水筆掛在口袋之上。廣播室蕩熱,內中的二十個人汗流浹背,隻有委員長看來涼快。他調整著角質框的眼鏡,看了看麵前桌子上紫紅色的花一眼,慢慢地對著擴音器用高調而清爽的聲音告訴人民仗已打勝。他說著的時候,室外的喇叭傳播著這消息。街上人眾認識了他明顯的汽車,麇集在石砌的建築之門外,他可以聽到輕微的歡呼之聲。

他的演講曆時十分鍾。突然地他的頭顱低垂,失眠的眼眶陷凹處見形,在這一刹那的鬆弛,他的平穩之外貌露相,緊張與疲勞在這勝利的關頭顯現在他人身上……[68]

日本時間8月15日,中午12時,重慶上午11時,日本裕仁天皇對全世界廣播了“停戰詔書”,正式宣布330萬垂死掙紮的日軍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9月2日,在泊於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裏號”戰艦上,正式舉行了日本投降簽字儀式。美聯社在這一天向全球播發的電文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曆史上最慘烈的死亡與毀滅的彙集,今天隨著日本的正式無條件投降而告終。”[69]

注釋:

[1][2][3]《蔣介石年譜》,李勇、張仲田編,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年出版。

[4]《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5][6]《史記·蘇秦列傳》(標點本),司馬遷著,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

[7]《無窮的困惑——黃炎培、張君勱與現代中國》,許紀霖著,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出版。

[8]《王世傑日記》,1945年1月19日,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3月影印本。

[9]《美國外交文件》,1945年第7卷,第195頁,轉引自陶文釗《中美關係史(1911—1950)》第355頁,重慶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

[10][21][50]《在蔣介石身邊八年——侍從室高級幕僚唐縱日記》,公安部檔案館編著,群眾出版社1991年出版。

[11][13]《解放日報》,1945年6月30日。

[12]引自《毛澤東年譜》,逄先知主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出版。

[14]金城《六參政員延安去來》,《國民參政會紀實續編》,第522頁,重慶出版社198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