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嚴厲的張老師(1 / 1)

高二時要分文、理科班,剛報名時,文科班有60多個人,可最終就讀的隻有40多個,據說是因為張老師要當班主任的緣故。師兄師姐們一再現身說法,告之我們他有多嚴厲。於是,“轟”的一下就跑掉了20多個。對此我半信半疑,同時,由於我一向偏科厲害,讀理科注定是死得很難看,隻好硬著頭皮“既來之,則安之”了。

張老師確實管得很嚴。早晚自習他都要一次不落地到教室轉悠,就是課間休息,他也總是戀戀不舍,這兒瞧瞧,那兒望望。適逢瓊瑤大行其道,我的同桌被書中主人公的生死戀情感動得一塌糊塗,常常一邊看,一邊吧嗒吧嗒地掉眼淚。張老師得知後,照例狠批了一通,並下達“必殺令”,凡有看瓊瑤及其他“歪門邪道”書者,一經發現,一律予以沒收。我雖然對流行歌曲和瓊瑤不感興趣,但對武俠、中外名著名篇情有獨鍾。有一次,我從一位同學那裏借了一本小說,在早自習時偷偷地看,正看得起勁,被張老師逮了個正著。他猛地從我手中抽走了書,然後,一言不發地繼續在教室轉悠。我紅了臉,心神不定地等待著他的批評,又擔心書被他沒收無法向同學交待。吃過早飯去教室時,我碰到了他。“你以後不要再看了啊,這屆文科班就靠你們幾個人了”,他看著我,意外地和顏悅色。“喏,書還給你,下次別再看了,要看也應該在課餘時間看。”我接過書,如釋重負,以後再也不敢在課堂上偷看其他書了。

下半學期,幾個誌趣相投的同學成立了一個文學社,還辦起了一份小報。我們既是最主要的撰稿人,又負責編輯和校對,人人忙得不亦樂乎。意外的是,這次張老師並未反對,相反,他還頗為支持,不但供給筆墨紙硯,還親自與校領導交涉為我們提供刻印的場地。“辦文學社既可提高你們的寫作能力,又可鍛煉你們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還可以有張有弛,提高學習效率”,這是他的解釋。他的支持為文學社成員開創了一片堅實、開闊且久遠的人生舞台。正如他所言,我們的文字功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如今,正是憑著這功底,文學社的幾位成員得以在自己的崗位上各展所長。

感恩之窗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張老師嚴厲地糾正了上課看閑書的習氣以及支持大家辦文學社的做法……使我們這些調皮的學生得以健康的成長,有了正確的人生方向,不管再過多少年,我們都不能忘記今天的成就來自於張老師“鐵麵無私”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