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一夕安寢(1 / 2)

知女莫如母,常山王何處長著痣,她的一舉一動,她在想什麼,作弄人時是何表情,樊薑再清楚不過。 WwW COM

那些優僮多半是前一刻歡喜雀躍地走進臨光殿,後半夜又被九萬扛出來,扔出去。當然要論元靈均的心情而定,她高興的時候,就讓少年躺在榻上,不做別的,就瞎聊,或者逼著他們故事,但論故事的厲害程度,誰都比不過元靈均的鬼故事,通常故事講到一半,童男們不是嚇暈便是告饒,一個個出了臨光殿後閉口不言,一來二去,結綺堂的人不敢再譏諷宋玲瓏。

進入三月下旬,國婚已近。

每日辰時,樊貴嬪乘著鳳輦準時趕到臨光殿,親自監伺常山王起榻習儀。吉期逼近,臨安遣來觀禮的使者即將到達巴陵,朝臣的賀禮上呈歸庫,樊貴嬪任命太常薊歡擔任婚儀六禮使,申時在避風台應卯待駕,講演儀式。

兩日後,臨安觀禮使至巴陵騰風館下榻,前去接應的官員回稟樊貴嬪,臨安左相趙桀和中書令楊安中,並數位名門郎君貴女同來觀禮。

為來使張筵洗塵,宮人清掃布置樓閣,翌日,樊薑傳召常山五階以上從臣列席,元靈均未出席赴宴。

“你一次這麼多,換成誰也記不住啊。刪了,全刪了,看見大篇幅的字就煩。”

薊太常講解的十分仔細十分精準,奈何元靈均還是在避風台大雷霆,再三要求刪減章程,薊歡猶豫不決,去請示樊薑,晉室祖製不容違背,他豈敢擅自改動褻瀆威。

“她生性灑脫叛逆,不願將就這些條框束縛,何苦逼著她做。就依大王之意。”樊薑也不是守規矩禮儀的人。

經樊薑的斟酌同意,取消了春祭等諸多儀式。

元靈均剛從避風台習儀回到寢殿,忽聞內侍稟奏,甄王師派人催交她的功課。

萬家燈火暖春風。

林縝和甄傳庭在書房中手談議事,家僮來到廊下通傳,中書令拜訪王師府,正在在府門下車。

兩位老臣相視一眼,這位年輕的中書令頻繁出入王師府,他的用意兩人心中都有數。

甄傳庭擲下白子,感概萬千:“當初引薦,原本是助他施展抱負,不料我一番好意倒是害苦了他。”

“貶謫浣州還是陛下惻隱不忍,陛下複用,中書令應懷有怵惕之心,及時收斂。話回來,頑固較真的性子倒和王師幾分相像。”林縝搖搖頭,惋歎幾聲。甄傳庭也聽出其中意思,他也是在借庾康婉轉地勸誡自己。

“明公,您也在這裏嗎?”

院中傳來了少女的高聲詢問。

沒等到庾康過來,倒先把那位等來了。兩位老人不禁哈哈大笑,起身相迎。

“老丞相,孤都聽見您的笑聲啦,是到什麼有趣的事嗎?不如和孤一吧。”

林縝眉頭稍展,“還能有什麼事比大王駕臨更讓人開懷。”

“明公又來打趣孤。”元靈均從中庭穿過來,滿麵寒露。

她走在席前脫下蓮蓬衣遞給家僮,林縝過來施禮,元靈均一把托住,“四月快到了,還是冷得很,外麵都還有露氣呢。”

三人圍著幾坐下,家僮送來燙酒,元靈均抿了一口,想起還有一人,便朝身後喊道,“進來呀庾卿。”

兩位老臣這才看見門外立著的常袍青年,他尚且穿著冬衣,披一件大毛氅。

朝野上下都知道他這人體寒多病,酒是無福消受的。甄傳庭喚家僮過來煎茶,婢女收了棋盤,君臣四人圍席暢談,談的不再是國家政事,而是拉家常,幾盞茶過去,林縝見色已晚,辭別回府,庾康似有事要詢老丞相,也急急忙忙地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