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計劃決定由第6集團軍作為主力分兩路突擊,進攻斯大林格勒市中心。第一路由步兵第71、第94和第295三個師和坦克24師組成,從亞曆山大羅夫卡向東突擊。第二路由摩托步兵291師,坦克第141師、羅馬尼亞步兵20師組成,從薩多瓦亞向東北突擊。兩路兵力應分割圍殲蘇防禦正麵第62集團軍,迅速占領斯大林格勒市。城南和城西北作戰的德軍任務是鉗製與其對峙的蘇軍。
保盧斯報告後說:“看起來,占領斯大林格勒已成定局,隻是時間問題了。”
希特勒對保盧斯的報告很滿意,立即批準了他帶去的作戰計劃。希特勒對形勢的看法極為樂觀。
“蘇軍兵力已經消耗殆盡,紅軍已被打垮,他們在伏爾加河地區隻能進行零星的抵抗。”他又一次激動起來,“我要求將軍們盡快奪取城市,在10天以內完全占領斯大林格勒。”
對於他的看法,不少將領不能認同。但是,剛愎自用的希特勒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見。
保盧斯(中)與手下將領商討作戰計劃會議結束時,希特勒下令要在最短時間內攻下斯大林格勒,不許再拖延了,“把他們統統趕入伏爾加河”。
一輛越野吉普車在斯大林格勒街道上急馳,它不時繞過一個個彈坑和一堆堆燃燒著的物體,為躲避空襲,有時突然急刹車。
崔可夫坐在車上,當車子上下顛簸時,他身子微微前傾,手扶車杆,如腳踩馬蹬縱馬飛奔。此刻他望著車外已成廢墟的城市,臉色陰沉。斯大林格勒昔日的繁華已經在戰火中消失,大街上死氣沉沉。所有的樹木皆毀於大火,已經沒有半點枝葉。木質房屋都化為一片灰燼,隻剩下孤伶伶的煙囪。許多磚石質樓房經過大火已被燒得汙焦不堪,樓板倒坍,門窗也被燒得蕩然無存。那些還能夠勉強住人的房屋也在不斷倒坍,住戶人家從殘垣斷壁中狼狽逃出。
幾個小時後,司令葉廖緬科上將和軍事委員會委員H.C.赫魯曉夫立即接見了他。並宣布,崔可夫被任命為第62集團軍司令。
葉廖緬科上將向崔可夫中將交待了任務:德國人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奪取斯大林格勒。我軍不能把斯大林格勒交給敵人,不能繼續後退,也無處可退了。而第62集團軍司令洛帕京中將認為,他的集團軍守不住城市。現在,他們把集團軍交給崔可夫指揮,並要他和第64集團軍一道,擔負起直接保衛斯大林格勒的重任,不讓敵人奪取市內一寸土地。
第62集團軍和第64集團軍將全力承受德軍對斯大林格勒的主要突擊,這項任務不但責任重大,而且也極其艱巨。
最後,葉廖緬科上將問道:“崔可夫同誌,您怎樣理解這項任務。”
一切都很明確,一切不言自明。崔可夫立即答道:“我們不能把城市交給敵人,斯大林格勒對我們蘇聯人民至關重要。這個城市的失守將挫傷人民的鬥誌。我將采取一切措施守住城市。現在我不提任何請求,但在研究城市形勢之後,我將請求軍事委員會給予援助,而到時請幫助我。我發誓決不離開這座城市,我將采取一切方法堅守。我決心要麼就守住城市,要麼就戰死在那裏。”
“很好,你正確地理解了任務。”葉廖緬科和赫魯曉夫異口同聲地說。
崔可失中將離開方麵軍司令部,渡過伏爾加河來到右岸,向第62集團軍設在馬馬耶夫崗的指揮所趕去。一路上,炮彈的轟鳴震不斷他那連綿的思緒,他沉重地感受到肩膀上的壓力。
斯大林格勒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德軍已三麵包圍城市,戰線移到了距城10公裏的地方,城北的德軍已經抵近了伏爾加河。斯大林格勒每天遭受到狂轟濫炸,彈痕累累,一片火海。就是在這片已成廢墟的土地上,最後的決戰就要展開了。
德軍繼續加強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兵力,到9月13日前,與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和東南方麵軍對峙的德第6集團軍、第4裝甲集團軍和意大利第8集團軍(計有47個師——36個步兵師、5個坦克師、4個摩托化步兵師、2個騎兵師,3個旅),總兵力59萬人,大炮和迫擊炮1萬門,坦克1000輛,飛機1000多架。而蘇軍兩個方麵軍編成內師的數量倒不少,但多數師編製不全。總兵力計為59萬人,和德軍大體相當,大炮和迫擊炮有7000門,坦克600輛,飛機389架。兵力優勢仍然在德軍一方。
德軍在自己的主攻方向上,即斯大林格勒的西和西南方向上,在坦克和飛機上擁有極大優勢,在這裏直接準備攻城的德軍達13個師,其中有3個坦克師和1個摩托化步兵師。計有兵力17萬人。而直接麵對蘇第62集團軍的兵力就有10萬人。第62集團軍部署在雷諾克至庫波羅斯諾耶近40公裏寬的地段上實施防禦。總兵力隻有5.4萬人左右。很多師的兵力跟一個滿員營差不多。有一個坦克旅隻有一輛坦克,有兩個坦克旅根本沒有坦克。集團軍有大炮和迫擊炮900門左右,而德軍有2000門。集團軍有110輛坦克,而麵對的德軍有500輛。和第62集團軍一起守城的第64集團軍防守著長約25公裏的地段,總兵力也隻有4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