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師馬上投入戰鬥,其中兩個步兵團肅清市中心、專家大樓和車站一帶的法西斯匪徒,一個團攻占並守住馬馬耶夫崗。拿出一個步兵營留在集團軍指揮所作為預備隊。

4.師防禦地段的分界線是:右側是馬馬耶夫崗、鐵路回線,左側是察裏察河。

崔可夫建議羅季姆采夫把指揮所設在伏爾加岸邊,靠近碼頭的地方。那裏有掩蔽所和現成的通訊聯絡係統。

談話結束時,崔可夫問羅季姆采夫少將有什麼想法?這位少將回答說:“我是共產黨員,我不準備離開這裏,也絕不離開這個地方。”

9月14日就要過去了,但剩下的幾個小時裏,一直充滿著激烈戰鬥。德軍在第62和第64集團軍的接合部突破了防禦,占領了庫波羅斯諾耶和修理廠。戰鬥已在市區的大街上和廣場展開。在早晨執行反衝擊任務的混編團的許多指揮員都犧牲了,部隊已經處於無人指揮狀態。集團軍最後的一支預備隊也已經投入了戰鬥。形勢每小時都在惡化。

黃昏時分,坦克旅旅長向崔可夫報告,他惟一的一輛坦克已被打壞了,現停在車站附近的鐵路道口上。

坦克雖然被打壞,但是還可以用來射擊。此外,坦克旅還有近百名坦克手,他們都有衝鋒槍和手槍。崔可夫下令說,“到坦克那裏去,集合所有兵力,守著道口。直到近衛第13師的部隊通過為止。”

旅長轉身跑去執行命令,他光榮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黃昏降臨,戰鬥漸漸地平息下來。近衛第13師就要開始渡河了。而德軍已在密集地湧向馬馬耶夫崗。逼近橫貫城市通往中央車站的鐵路線。

夜間,近衛步兵第13師開始渡河,集團軍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在中心碼頭附近迎接部隊,並立即帶領他們通過被摧毀的街道,奔向戰鬥崗位。

渡河是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的,茫茫夜色中,烈火熊熊的城市在炸彈的爆炸聲中顫動著。在衝天大火的照映下,渡口上的一切都顯得清清楚楚。由近衛步兵第42團1營組成的先遣支隊首先渡河,就要靠近右岸的碼頭時,敵人發現了,立刻開始了猛烈射擊。營長定下決心,帶領先遣支隊冒著敵人的炮火登岸。戰士們沒等快艇靠岸,就紛紛跳入水中,涉過淺水,登岸投入戰鬥。經過激戰。先遣支隊將敵人趕出了沿岸一帶,並在中央渡口以北占領了一個不大的登陸場。當夜,近衛第34團、第42團和第39團的一個營渡過了伏爾加河。天色漸亮和敵機的出現,使後來的渡河行動受到阻礙。在先遣支隊的掩護下,近衛步兵第13師又在15日晚上全部渡過伏爾加河,進入了斯大林格勒市區。

9月15日淩晨,德軍又發起了猛烈進攻。飛機在城市裏猛轟濫炸,然後又在蘇軍戰鬥隊形上空盤旋、俯衝。戰鬥一開始就顯得十分艱苦。剛在夜間渡過河的羅季姆采夫的生力軍,還沒有來得及認清形勢和站穩腳跟,就遭到德軍優勢兵力的攻擊。

車站附近和米寧郊區的戰鬥異常激烈,一天之內,車站4次易手,深夜,又被蘇軍奪回手中。羅季姆采夫師第34團,在重型坦克掩護下,進攻專家樓,但未奏效。其他幾個分隊遭受嚴重損失,被迫退卻。

9月15日傍晚,很難說馬馬耶夫崗在誰手裏。但是,占領這個高地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馬馬耶夫崗高地上,可以俯視整個斯大林格勒全市和伏爾加河,控製住這裏將能控製整個城市和伏爾加河。因此,崔可夫堅決命令。近衛步兵第13師第39團在夜裏必須渡過河,並向馬馬耶夫崗推進。爭取在拂曉前占領那裏的防線,並不惜任何代價守住山崗上的製高點。

9月16日拂曉,渡過河的近衛步兵第39團在葉林上校的指揮下和第112師416混成步兵團一起,向馬馬耶夫崗發起猛烈攻擊。一次次衝鋒都被打退下來。整個高地被迫擊炮彈和炮炸彈翻了個個兒。紅軍戰士不怕犧牲,勇敢地繼續衝鋒,終於衝進塹壕,全殲了防禦的法西斯匪徒,占領了馬馬耶夫崗。但是,沒等戰士們把火器拖上來,空中就出現了敵機,炸彈似乎要把一切有生命的東西統統送進地獄。幸運的是,德軍飛機怕炸著自己人,炸彈都投到了旁邊。飛機轟炸過後,德軍坦克和步兵開始向高地發起反擊。紅軍戰士英勇地進行防禦,整整打了一天,到16日傍晚,蘇軍終於打退敵人的多次反攻,接著著手設防固守。

德軍也很清楚馬馬耶夫崗的重要地位。因此,雙方在此進行了殊死的戰鬥。一方被擊潰,立即組織兵力去攻擊占領,占領之後,就開始頑強防守。成噸重的炸彈,整天不停的落在這個高地上,把整個地麵炸翻了過來。同時,用刺刀、手榴彈的白刃戰,無時不在這裏進行。這場爭奪戰一直持續到1943年1月。雙方不止一個師在這裏經受了以殘酷和頑強程度來說都是曆史上絕無僅有的惡戰。

其他地方的戰鬥也同樣激烈,爭奪專家樓的戰鬥一直打個不停。車站地區的戰局更是變化莫測,車站及其附近的建築物,一天之內就多次易手。每一次強攻雙方都要以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死亡為代價。戰鬥力減弱了,部隊減員了。敵我雙方又不斷地補充新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