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華野各縱隊窮追猛打之下,黃百韜兵團損失慘重。其63軍還未過運河就在窯灣和堰頭鎮被殲。100軍在向西突圍中,其44師已經被殲,隻剩下軍部和63師了。敵轉入防禦後的部署是:兵團部在碾莊圩,以東為64軍,碾莊圩及其以北為25軍,其西麵為100軍。南麵與我9縱接觸的為敵44軍,下轄2個師,碾莊火車站以東為162師,以西為150師;敵人利用原李彌部在該地區的既設陣地,主要依托村落、溝渠和鐵路組織防禦,前沿在古運河北岸東西一線;其主要防禦點在徐井涯、新莊,前、後板橋附近地域;軍指揮所在碾莊車站。該敵原係地方部隊,撤離海州向西逃跑途中奉命歸黃百韜指揮,與25軍、64軍相比,戰鬥力要弱一些。
華野直接參加圍攻黃兵團的有5個縱隊。9縱右鄰是8縱,負責由東向西攻擊;左鄰是6縱,其以北是13縱,負責由西向東攻擊;北麵是4縱,由北向南攻擊。
9縱擔任由南麵沿趙墩、火車站、碾莊圩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縱隊決心:以25師在左、26師在右並肩攻擊。首先以迅速勇猛的動作,一舉突破敵防禦,攻占徐井涯,新莊,前、後板橋諸要點,控製鐵路路基,第二步繼續掃清曹莊、李莊等碾莊圩南側要點。爾後調整部署,向碾莊圩敵兵團部突擊,要求各部隊於12日18時前完成準備。為了爭取時間,打敵於立足未穩,戰鬥準備相當倉促。特別是26師展開後,幹部還來不及看地形,部隊體力還未恢複就投入了戰鬥。
11月12日20時30分,在華野統一指揮下,我9縱協同4、6、8、13縱,展開對黃兵團攻擊。我9縱幹部戰士發揚猛打猛衝的戰鬥作風,迅速突破敵44軍防禦。26師包圍攻擊徐井涯,殲敵162師454團大部,繼於13日拂曉前攻占碾莊車站東側之新莊,殲敵一部,控製了一段鐵路基。我25師突破敵150師防禦後,繼續向前、後板橋攻擊,恰遇敵換班不久,我軍乘機將敵打亂,殲敵一部,攻占前、後板橋。敵人在猛烈炮火支援下,依托鐵路路基和車站月台陣地頑強抵抗,戰至13日10時,我25師攻占車站,全部控製了鐵路路基。為了直接觀察戰場情況和利於指揮下一步作戰,聶風智率縱隊前進指揮所轉移至火車站東側。
14日,聶風智去野司參加作戰會議。粟裕代司令員介紹了近日戰況,分析敵情的可能變化,指出能不能全殲黃兵團,關鍵在於能不能阻擋住邱清泉、李彌2個兵團的東援。會上宣布圍殲黃兵團作戰由譚震林、王建安統一指揮。決定采取先打弱敵,後打強敵,攻其首腦,亂其部署的戰法,先殲滅44軍和100軍。華野主力負責阻截牽製敵邱、李兵團,我9縱改隸山東兵團建製。
14日夜,當聶風智返回指揮所的時候,我25師已攻占圩子西南側的李莊,殲敵25軍40師1個加強營。然而,我26師攻擊曹莊卻碰到了釘子。曹莊靠近碾莊圩南門,我軍打曹莊,就像虎口拔牙。敵集中火力封鎖我軍接近路線,依托房角、暗堡作拚死抵抗,並可得到圩子內敵兵力、火力的直接支援。我軍攻擊一再受挫,傷亡很大,打得相當艱苦。戰至15日淩晨1時30分,終於打掉了敵人這顆“門牙”。至此,碾莊圩以南外圍的全部據點,均被我軍掃清。
為了準備對碾莊的攻擊,第9縱隊調整了攻擊部署。因攻擊正麵縮小,縱隊改為三個梯隊配置。攻擊碾莊圩的任務由25師負責,由該師73團接替曹莊防務,準備擔任主攻。74團仍在李莊及其以東占領攻擊出發陣地,擔任助攻,75團為師預備隊。
碾莊圩,是一個麵積不到1平方公裏的平原大村寨。圩子四麵環水作為外壕,內築有兩道土圍子,原敵李彌部第9軍已構築了不少工事。黃百韜決心死守待援後,又加強了工事,樹木基本砍光,房子大部拆掉修了工事,連美國人給的載重運輸汽車,也成了修工事的特殊材料,人員基本上已轉入地下。我軍要拿下這樣的堡壘,沒有相當充分的準備是不行的。為了減少接敵運動中的傷亡,部隊加緊向敵方實施迫近挖壕作業,要求將交通壕挖到敵外壕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