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目標江南(1 / 2)

驚聞江南巨變,楊廣一時間也不知如何是好,本來還覺得這次回到江都後,起碼朝廷在南方的勢力可以穩固,沒想到半路就聽到了這種消息。還好自己有先見之明,早早的便調集了密衛北上,現在正好叫他們去看看南郡造反到底有多嚴重。

一身紫衣的神秘人隨著楊廣一聲輕呼,眨眼間便出現在禦駕邊上,讓護著楊廣的那些義勇軍和幾個近前的重臣好一陣眩暈。

好在楊廣及時製止了義勇軍護駕的衝動,然後便低聲吩咐了紫衣人幾句,然後一眾人等再次看到紫衣人快速的消失了。

楊廣又下令隊伍暫時緩速前進,待的密衛傳來準確的消息後再做決斷。

這次楊廣離開洛陽回江都,並沒有像李向想象中那樣什麼準備都沒有做,相反,他已經悄悄安排了密衛的一部留在了洛陽和晉陽等幾個北方重鎮中,一方麵監視北方的那幾路豪強的動向,另一方麵,則是還要試探一下李向到底有沒有不臣之心。

人就是這樣奇怪,在沒有任何防備之心時,對自己信任的人可以完全的放心,可以不管任何事情都能給予方便,可一旦心中有了猜忌和疑惑,那一絲絲的裂痕轉眼間便會成為阻礙信任最大的敵人,無論這種信任之前是多麼的牢不可破。

楊廣現在就是這樣,一方麵他選擇相信李向,另一方麵又暗中要去試探,身為帝王,永遠不可能有真心的朋友,不管老少,不論男女,那個位置決定了他這輩子注定是孤家寡人。

當然李向也不可能因為楊廣的離去就對朝廷放心了,既然心中有大目標,身邊又有至親之人和那些和他綁在一起的兄弟,他就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鬆。無憂的暗影已經有些規模了,所以對於楊廣留下的密衛,他們也發現了蛛絲馬跡。不過李向現在實在是沒有時間去管這些事情了,高士廉被反賊綁了的消息,第一時間李向便做出了反應。

高士廉是誰?那是長孫無忌和無憂的舅舅。長孫家的兩個晚輩能活到現在,還真的是這個舅舅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可以說這個舅舅就是他們兩個的父親一樣。

另外李向腦中的知識也清楚的告訴李向,這個高士廉還真的不是凡人。隋末亂世,一介文人,胸有抱負,才華橫溢,很快便嶄露頭角。曆史上記載,大業初年,便被楊廣任命為治禮郎,位列朝堂。九年,因為兵部尚書斛思政案被牽連,貶往嶺南。

嶺南離大隋中央太遠,政令不通,又離交趾之地甚近,幾乎月月有戰亂。高士廉便以戴罪之身,治理嶺南,很快便將這塊朝廷都當做的化外之地治理的生機勃勃。

之後天下大亂,高士廉返回中原,楊廣已死,正好趕上蕭銑江南起兵,高士廉便投其麾下。可惜好景不長,沒幾日,蕭銑便被唐軍主帥李孝恭大敗,再無生機,於是高士廉再次歸唐。

因為曆史上長孫無憂最終嫁給了李世民,成為了一代賢後,高士廉自然水漲船高,頗受李世民器重。

正好高士廉回到長安的時候,趕上了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之間爭奪的最慘烈之時。高士廉便和長孫無忌、侯君集等人勸諫李世民要先下手為強,除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後來玄武門事變,高士廉私下釋放囚犯,分發武器,支持李世民,這樣奠定了他在李唐王朝不可撼動的地位。

高士廉頗有治政能力,又廉潔奉公,賢後擔任過侍中、安州都督,益州都督長史、吏部尚書等要職。朝堂上屢進忠言,地方上海河晏清,都是他能力的體現。

李世民對他越來越賞識,先後晉封許國公、申國公、尚書右仆射、太子太師、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

後來李世民建淩煙閣,高士廉位居第六,實在是當朝罕見,也證明了他的能力和李世民的大度。能以隋朝降臣的身份,以文臣的姿態進入淩煙閣,高士廉也是第一人了。

因為李向的到來,許多事情都已經發生了變化,無憂估計是不會嫁給李世民了,那高士廉這個舅舅也不一定會去輔佐曆史上那位大唐明主了。況且高士廉也沒有像曆史上一樣,等楊廣死後,蕭銑造反才從嶺南回中原,所以一切都改變了。

對於這樣一位人物,又是無憂的舅舅,李向沒有任何怨言和猶豫,他必須去救。

得知高士廉消息時,李向沒能瞞住無憂,本來還想找個借口,不叫無憂擔心,可惜無憂第一時間便出現在他麵前,梨花帶雨的懇求他一定要想辦法去救救。

長孫無忌小聲的將李向的決定告訴無憂後,無憂滿眼淚光的居然給李向下跪,叫李向心裏狠狠的揪了一下。上輩子的李向錯過了很多東西,這輩子他決定一定要好好的彌補回來,這其中就包括感天動地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