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最後放棄瓜達爾卡納爾(3)(1 / 3)

臘包爾南方海麵上好象垂下了黑幕,一道厚厚的風雨壁遮斷了他們的視線。岡村所引導的不單是複座機,此外還有45架單座飛機,因此,必須格外謹慎。不管司令官有多麼旺盛的進攻精神,在這種情況下也是無能為力的。他們飛了20幾分鍾,本想穿過黑雲,可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烏雲的盡頭,最後,不得已返航了。為了掩蓋日軍意圖,按計劃要在日沒時分在巴拉列降落。1小時以後,在布納卡納烏著陸時,由於天晚和氣象不佳,周遭已顯得暮色昏暝了。

要先讓戰鬥機降落。一共才2架,起落架被固定住以後,豎立起來。他們一直看到戰鬥機降落完畢。他們最後著陸,直到跟司令官一起回到飛行隊指揮所,岡村的心才算一塊石頭落了地。因為這時岡村在昏暝的暮色中看到了長官的白軍服。他收到了岡村返航的電報,正在等待岡村歸來。

按計劃要在7號開始攻擊,無論如何也要在6號這天到達巴拉列,可現在情況很糟。岡村驅車在遍地泥濘的夜路上摸索著到山下的小澤部隊司令部去,等到岡村受領完命令回到機場時,已經是午夜時分了。按照命令,部隊要在7日拂曉起飛,飛到巴拉列,按預定方案實行攻擊。

傳令員當即飛走了。

7日拂曉機場上開始做出發準備。地理情況不熟,又加上困難很大,可誰也沒有不滿,沒人發出怨言。

“不要辜負長官的期望”,這就是籠罩全隊的一種情緒。岡村自不待言,就是喜歡挑剔的角田司令也沒有必要抬高嗓門講話。

盡管準備工作有了很大變化,但是“X攻勢”還是按原定方案進行的。

“伊代號作戰”結束後,山本長官對參加作戰灼各部隊的指揮官、飛行隊的軍官以上人員做了訓示。他說今後戰局不容樂觀,海上戰爭的勝負首先取決於航空戰的成敗。他的講話說服力很強,給聆聽訓示的人一種異常深刻的印象。

4月18日,長官為了到第一線布幹維爾島南端的基地去視察,於上午6點從臘包爾出發飛向巴拉列。送別了長官機之後,岡村陪同角田司令官從臘包爾起飛到特魯克去。回到“飛鷹”號上時,通信參謀麵帶悲痛的表情,把一分電報交給角田司令官。平時頗為沉著的角田司令官這回也“噢”地叫了一聲,接著便啞口無言了。

當天山本長官的行動在長官的隨行人員——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纏中將的日記裏有著詳細的記載(下麵引用的文字即為日記的原文):

“山本長官為觀察前線和訪問第十七軍司令官而去布因,預定十九日返回特魯克。”

過去的9個月,在瓜島陸地戰鬥中,輸送,撤退作戰中,為配合這些戰鬥而進行的航空警戒和空中攻擊中,長官對於反複進行殊死戰鬥的所羅門群島方麵的陸海軍部隊,特別是第十七軍司令官百成中將指揮的陸軍部隊始終、十分關切。長官此次布因之行正是他的一片深情的表現。長官平時在臘包爾總是著白軍裝,而這回為了向陸軍致意,第一次穿上了草綠色的第三種軍服。

“長官所乘飛機為一式陸上攻擊機,一號機中有長官,隔崎副官、高田軍醫主任,一號航空參謀樋端。

乘坐二號機的有參謀長、北村會計主任、今中通信參謀、二號航空參謀室井。海洋氣象主任”

飛機是在上午6點從臘包爾機場起飛的。

“日軍們上機後,2機當即發動,來至跑道終端時,先是一號機,其次二號機依次起飛。灣內火山盡收眼底,編隊向東南方向飛去。天晴氣朗,視野清晰,堪稱最佳飛行天氣。

時刻可以看到左右後及上方各有3架戰鬥機實行警戒與護衛。根據日軍的記憶,飛行高度為1500米。二號機位於一號機的左斜後方,編隊技術高超,兩機機翼幾乎相抵,位於一號機指揮官席上的長官的側影以及其他人不停移動的身姿曆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