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3之戰”:野蠻的驕傲?
專欄
周鴻神雖然在罵戰中占得上風,其炮製的遊走在事實和誹謗層麵的信息,都是快意恩仇的利刃,但也有可能是引爆自己的炸彈
轟轟烈烈的“小(小米手機)3(360特供機)之戰”,我們沒有猜到開頭,似也猜不到結局。
這場戰事的最初,似乎聞不見絲毫的硝煙味道。五四青年節這天,周鴻棉以一條懸念式微博,為其360特供機的粉墨登場鋪墊造勢。事情至此,人們關注的,是來勢洶洶的360特供機將以怎樣的非常規方式玩出新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5天之後,周鴻褘就以密集攻擊小米的方式給出了答案。
從“小3之戰”的發展演繹來看,周鴻褘完全主導了這場戰爭,而被動應對的小米手機則節節敗退。有兩大戰略劣勢或許是小米手機驚慌失措的關鍵。首當其衝的,是360特供機至少從目前看還不是周鴻褘旗下企業的核心業務,而小米手機已在手機產業建立根基,一個是可進可退,一個是身家所係不容有失,這注定了雙方的心態和搏命程度;其二是小米手機入市已久,配置、性能、價格都毫無秘密,黃雀在後的360特供機,可以將小米手機作為攻擊靶心,同時自己的產品可繞開雷區。
從純粹的攻擊傳播戰本身來看,周鴻褘的表現不負其罵戰高手的美譽。360特供機的差異定位是高配置、零利潤手機,因此其對小米手機的攻擊核心確定為:小米手機忽悠消費者,有暴利空間。在此攻擊核心下,周鴻褘還發展了一係列次攻擊點。如,小米手機質量次,故障率高等。在“小3之戰”中,周鴻韓始終圍繞攻擊核心和次攻擊點,密集而堅定地火力掃射,並以業內人士的身份,用數字(含數字詭辯)和事實(合推理事實)來證明和坐實其攻擊點。
周率先披露小米手機融資40億,單台利潤在數百元。針對小米手機7000萬回饋消費者的活動,周鴻褘用數字解析的方式,指責小米名為回饋,實為海賺7000萬的逐利之舉。
與此相對應的是,小米手機在罵戰中的應對堪稱拙劣。縱觀其策略,無非是三板斧。一是挖墳,指責周鴻褘此前的劣跡;二是辯解,針對周鴻褘拋過來的攻擊議題,進行辯解;三是罵娘,小米手機最為混亂也最為不堪的,是除了雷軍之外,一眾高管齊齊上陣,且屢爆粗口,氣急敗壞之狀顯露無疑。至此,小米手機團隊玩轉互聯網營銷的魅力已蕩然無存,人們看到的似乎是一群烏合之眾。
必須指出的是,周鴻神雖然在罵戰中占得上風,但其對規則甚至是底線的蔑視。同樣是一種高風險行為。某種程度上,周鴻褘就是“小3之戰”中的“莫那·魯道”,所作所為都在演繹一種“野蠻的驕傲”。比如他對雷軍的侮辱式稱謂“雷不群”,比如以購買廣告版麵的形式攻擊對手,再比如他炮製的遊走在事實和誹謗層麵的信息,都是快意恩仇的利刃,也有可能是引爆自己的炸彈。
當然,玩起了“AK47”的周鴻棉,顯然不以為然。某種程度上,攻擊已經成為他的生活方式。他甚至從道德高地上為自己的攻擊戰找到了意義——為了消費者利益。他說,“沒有交火,信息就會被掩蓋,被忽悠的隻有消費者。如果我和雷軍都做牛奶,就沒人敢摻三聚氰氨,都做食品,就不會有蘇丹紅、地溝油。”以此來看,“小3之戰”綿綿不絕,更多刀光劍影還將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