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陳連開:《中華民族研究初探》,北京:知識出版社,l994年。
[5]常乃悳:《中華民族小史》,上海:愛文書局,1921。
[6]郭維屏:《中華民族發展史》,出版地、出版社不詳,1936。
[7]俞劍華:《中華民族史》,南平:國民出版社,1944。
[8]王寒生:《中華民族新論》,台北:龍華出版社,1971。
[9]陳致平:《中華通史》十二冊,台北:正中書局,1974一1979。
[l0]陳致平.中華通史(十卷本).廣州:花城出版社.1996.
[1l]馬戎、周星主編.《中華民族凝聚力形成與發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2]盧勳、揚保隆主持.《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13]蕭君和主編.《中華民族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1.
[14]田嘵岫.中華民族發展史》.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15]尤中.《中華民族發展史》.昆明:雲南出版集團晨光出版社.2007.
[l6]寧騷:《民族與國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l7]馬戎:《民族與社會發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l8]馬戎.民族社會學——社會學的族群關係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l9]馬戎、周星主編.《中華民族凝聚力形成與發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0]徐傑舜主編:《中國民族團結考察報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21]徐傑舜主編:《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2]徐傑舜:《磐石——中國民族團結研究報告》,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23]徐傑舜:《漢民族發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l993年,262一275頁。
[24]徐傑舜:《中國民族史新編》,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25]徐傑舜主編.中國民族政策史鑒.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l992.
[26]趙汀陽:《天下體係:世界製度哲學導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27]費比恩編:《劍橋年度主題講座:進化》,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28]韓民青:《當代哲學人類學》,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29]劉誌忠、李毅:《過程轉化論》,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年。
[30]安東尼·吉登斯:《社會的構成》,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31]納日碧力戈,《現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構》,雲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2]關凱:《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
[33]喬納森·特納著,邱澤奇澤:《社會學理論的結構》(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34]L.科塞著,孫立平等譯:《社會衝突的功能》,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
[35]謝立中主編:《西方社會學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6]遊琪、劉錫誠主編:《葫蘆與象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37]鹿憶鹿:《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為中心》,台北,裏仁書局,2002年。
[38]曼紐爾﹒卡斯特:《認同的力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39]陶陽、鍾秀:《中國創世神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40]穀德明編:《中國少數民族神話在》,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
[4l]段錕等主編:《新疆與內地關係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
[42]尹偉光:《各民族共創中華·西南卷》上冊,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
[43]楊築慧:《各民族共創中華·西南卷》中冊,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