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星在天文學裏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於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在我國北方地區很難看到。
據司馬遷《史記·天官書》中記載,秦朝統一天下時,就開始在首都鹹陽建造壽星祠,供奉南極老人星。但供奉他的理由,卻與今天大不相同。大意是:見到壽星,天下太平;見不到就預示會有戰亂發生。早期星相著作中,也講到如果老人星顏色越是暗淡,甚至完全不見,就預示著將有戰亂發生。
我國古代的太平盛世時期短暫而稀少。幾十年一亂一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這顆時隱時現的老人星,恰是這種動蕩局麵的象征。
東漢時期以後,祭祀壽星被曆代皇朝列入國家祀典,至明朝被廢。壽星的職掌,最初為國運之長久,即國之壽,後被奉作主世間壽考之神。
(三)壽星大腦門緣由
在民間信仰中,壽星是一位平民裝扮,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老人。由於道教養生觀念的融入,使壽星形象發生了相應的改變,最突出的要數他碩大無比的腦門兒了。
山西永樂宮壁畫中的壽星,可能是存世最古老的壽星形象。永樂宮是典型的元代建築風格,粗大的鬥拱層層疊疊地交錯著,四周的雕飾不多,比起明清兩代的建築,顯得較為簡潔、明朗。幾個殿以南北為中軸線,依次排列。特別是宮殿內部的牆壁上,布滿了精心繪製的壁畫,其藝術價值之高,數量之多,實屬世上罕見。
在永樂宮上千位神仙中,人們一眼就能將壽星認出,就是因為他那獨特的大腦門兒。
壽星的大腦門兒,與古代養生術所營造的長壽意象緊密相關。比如丹頂鶴的頭部就高高隆起,再如壽桃是王母娘娘蟠桃會上特供的長壽仙果。傳說是3000年一開花,3000年一結果,食用後立刻成仙,長生不老。
或許就是因為這種種長壽意象的融合疊加,最終造就了壽星的大腦門兒。
(四)壽星手杖的演變
壽星每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手中都會握有一柄手杖。其實,壽星手裏的手杖,經曆了從特權象征到祛病強身的吉祥之物的演變過程。
據《漢書·禮儀誌》記載,東漢明帝在位期間,曾主持一次祭祀壽星的儀式,還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會,與會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普天之下,隻要年滿70歲,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後,皇帝還贈送酒肉穀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
漢明帝還賦予老年人特權,宴會上頒發的王杖就是證明。王杖也稱鳩杖,因手杖的頂端為斑鳩鳥的雕像得名。
1958年,漢墓出土過兩柄這樣的鳩杖,鳩杖下部木製杖身早已炭化無存,而頭部的斑鳩雕像由於有漆膜保護,曆經1800多年,仍舊光亮如新。
1981年,甘肅武威發現一批漢代竹簡,上麵記載了若幹刑事案件,第一樁說的是汝南平民王姓男子毆打持杖老人,後來被判斬首棄屍於鬧市。第二樁說的是一位漢朝鄉級的基層小官,因一位持杖老人有觸犯法律的嫌疑,便擅自扣留老人。雖然沒有毆打行為,但結果也被處以極刑,斬首示眾。
公元前32年,漢成帝頒布的詔令中規定,老年夫妻無兒女供養者,可獲準經營酒類生意,並且一律免稅。
但是,魏晉以後,壽星的手杖產生了變化,斑鳩的王杖換成了桃木手杖,其政治教化功能逐漸被削弱。據說桃木能祛病強身,延年益壽。
民間傳說,在大地的東北方是惡鬼居住的地方,有一道大門,稱為萬鬼之門,將惡鬼拒之門外。據說這道大門就是天帝用桃木做的。為了保險起見,在門前還栽種兩棵桃樹,來鎮鬼驅邪。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桃樹的汁液的確含有某種抑製細菌生長的特殊成分。在過去中藥裏,桃樹枝也是一味藥,並且人們相信朝向東北,也就是朝向鬼門方向的桃枝,藥力最佳。
過去象征特權的王杖,此時卻成了壽星手中祛病強身的長壽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