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湖南少年(1)(2 / 3)

隻今海內水陸軍,無營無隊無湘人。

獨從中國四民外,結此軍人社會群。

茫茫回部幾千裏,十人九是湘人子。

左公戰勝祁連山,得此湖南殖民地。

欲返將來祖國魂,憑茲敢戰英雄氣。

人生壯略當一揮,昆侖策馬瞻東西。

東看浩浩太平海,西望諸洲光陸離。

欲傾亞陸江河水,一洗西方碧眼兒。

於今世界無公理,口說愛人心利己。

天演開成大競爭,強權壓倒諸洋水。

公法何如一門炮,工商盡是圖中匕。

外交斷在軍人口,內政修成武裝體。

民族精神何自生,人身血肉拚將死。

畢相、拿翁盡野蠻,腐儒誤解文明字。

歐洲古國斯巴達,強者充兵弱者殺。

雅典文柔不足稱,希臘諸邦誰與敵?

區區小國普魯士,倏忽成為德意誌。

兒童女子盡知兵,一戰巴黎遂稱帝。

內合諸省成聯邦,外與群雄爭領地。

中國如今是希臘,湖南當作斯巴達,

中國將為德意誌,湖南當作普魯士。

諸君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

若道中華國果亡,除是湖南人盡死。

盡擲頭顱不足痛,絲毫權利人休取。

莫問家邦運短長,但觀意氣能終始。

埃及波蘭豈足論,慈悲印度非吾比。

我家數世皆武夫,隻知霸道不知儒。

家人仗劍東西去,或死或生無一居。

我年十八遊京甸,上書請與倭奴戰。

歸來師事王先生,學劍學書相雜半。

十載優遊湘水濱,射堂西畔事躬耕。

隴頭日午停働歎,大澤中宵帶劍行。

竊從三五少年說,今日中國無主人。

每思天下戰爭事,當風一嘯心縱橫。

地球道裏憑空縮,鐵道輪船競相逐。

五洲四入白人囊,複執長鞭趨亞陸。

探馬惟搖教士鍾,先鋒隻著商人服。

郵航電線工兵隊,工廠礦山輜重續。

執此東方一病夫,任教數十軍人辱。

人心已死國魂亡,士氣先摧軍勢蹙。

救世誰為華盛翁,每憂同種一書空。

群雄此日爭追鹿,大地何年起臥龍。

天風海潮昏白日,楚歌猶與笳聲疾。

惟持同胞赤血鮮,染將十丈龍旗色。

憑茲百戰英雄氣,先救湖南後中國。

破釜沉舟期一戰,求生死地成孤擲。

諸君盡作國民兵,小子當為旗下卒!

選自《楊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作者楊度(1874-1931),字皙子。湖南湘潭人。

注釋

屈平:屈原,字靈均。

此指漢賈誼作《吊屈原賦》。

濂溪:周敦頤,宋道州人,哲學家。因生於濂溪,後在廬山築濂溪書院,世稱濂溪先生。

船山:王夫之,衡陽人,明清之際思想家。晚年居衡陽石船山,學者稱船山先生。

洪、楊:即洪秀全、楊秀清。

左公:指左宗棠。

畢相:指普魯士王國首相、德意誌帝國宰相俾斯麥。

拿翁:指法國政治家、軍事家拿破侖·波拿巴。

華盛翁:指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

譚嗣同傳(節選)

梁啟超

譚君,字複生,又號壯飛,湖南瀏陽縣人。少倜儻,有大誌,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俠,善劍術。父繼洵,官湖北巡撫。幼喪母,為父妾所虐,備極孤孽苦,故操心危,慮患深,而德慧術智,日增長焉。弱冠從軍新疆,遊巡撫劉公錦棠幕府。劉大奇其才,將薦之於朝。會劉以養親去官,不果。自是十年,來往於直隸、新疆、甘肅、陝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蘇、安徽、浙江、台灣各省,察視風土,物色豪傑。然終以巡撫君拘謹,不許遠遊,未能盡其四方之誌也。

自甲午戰事後,益發憤提倡新學。首在瀏陽設一學會,集同誌講求磨礪,實為湖南全省新學之起點焉。時南海先生方倡強學會於北京及上海,天下誌士,走集應和之。君乃自湖南溯江下上海,遊京師,將以謁先生,而先生適歸廣東,不獲見。餘方在京師強學會任記纂之役,始與君相見,語以南海講學之宗旨,經世之條理,則感動大喜躍,自稱私淑弟子。自是學識更日益進。時和議初定,人人懷國恥,士氣稍振起。君則激昂慷慨,大聲疾呼。海內有誌之士,睹其豐采,聞其言論,知其為非常人矣。以父命就官為候補知府,需次金陵者一年。閉戶養心讀書,冥探孔佛之精奧,會通群哲之心法,衍繹南海之宗旨,成《仁學》一書。又時時至上海與同誌商量學術,討論天下事,未嚐與俗吏一相接。君常自謂“作吏一年,無異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