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江南風物(3)(1 / 3)

江南園林,不同於巴黎的凡爾賽宮,維也納的美泉宮和聖彼得堡的夏宮、冬宮等西方著名園林。西方園林,以動觀為主。這不僅因為它大,還因為西方人的整個造園構想與中國人不同。凡爾賽宮花園,原本是法國的皇家園林。全園麵積達一千五百公頃,中軸線長達三公裏。園中的王家大道有三百多米長,六十多米寬。園中各種噴泉多達一千四百多座。它是供法皇和王公貴族共同享用的。最盛時,每天有侍從一萬、食客五千陪侍其中。廄內養馬兩千五百匹。每天有無數的王公貴族、士女名流乘坐馬車出入其間。實際上它已不是專供皇帝獨家享用的私家園林,而在一定程度上帶有“公園”性質。因此園林的設計,就不能不以“動觀”為主。

中國園林則不然。不僅小巧玲瓏的蘇州園林純屬私家園林,就連碩大無朋的圓明園、頤和園等皇家園林,也帶有“私家”性質。莫說普通百姓,就連王公貴族也很難進入這些專供皇家享用的禁地。這樣的園子,本來就不是為多數人設計的,因此,一旦向公眾開放,遊覽者往往就會感到人太多、太擠,路太短、太窄。許多人遊過蘇州園林,都有“看景不如聽景”之歎,原因即在於此。

其實,這怪不得園林,而要怪遊園的人。你用逛公園的心情來遊賞這些私家園林,怎麼能夠品出它的美味來呢?

遊賞西方園林,你是“客”;遊賞江南園林,你是“主”。江南園林,你要以一種“到家”的心情去遊玩。你是園子的主人士。你要走走停停,動靜結合。你可以隨意地在任何一個地方停下來,坐下來,駐足觀賞。甚至,你可以想象在園子裏住下來,任意地欣賞那裏的朝暾夕照、凝碧流霞、春蘭秋菊、亭簃館榭,乃至其中的一切美景。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一切都屬於你,都是你的。這時,你才會發現,這些園子是多麼美,多麼令人心曠神怡,多麼令人留戀,多麼讓人想在那裏永遠地住下去!這時,你才會真正懂得人間的美景和人生的美境!

這樣去遊賞江南園林,你會如同做夢一樣。“夢裏不知身是客。”

中國園林[1]——以江蘇、浙江兩省園林為主

童寯中西互映

一位法國詩人說,“我很愛野趣彌漫的園林”。這恰當點出了西方與中國園林的差異,後者毫無山野氣息。中國園林實非曠地一塊,而是分成走廊和庭院,是房屋而非植物在那裏起支配作用。中國園林建築是如此悅人地灑脫有趣,以致即使沒有花木,它仍成為園林。在西方園林中,風景成分比建築重得多,偶現一座房屋亦是赫然獨立。樹木、花草和泉池之間的關係比之它們與房屋的關係緊密得多,盡管人們也曾努力按建築方式甚至對稱軸線地布置它們。

中國園林從不表現宏偉,造園是一種親切宜人而精致的藝術。中國園林很少出現西方園林常有的令人敬畏的空曠景象。即使規模宏大,中國園林也絕不喪失其親切感。但在法國的凡爾賽宮花園,隻有星期日的擁擠人群才能驅散荒涼氣氛。中國紀念性建築甚至居住建築都含有對稱性,然而在園林布局中全然不用,因為決定的因素是尋求悠閑而不是理性。而在所有西方園林中,對稱性的確可笑地走到極端。

中國園林並非大眾遊樂場所,西方園林令人欽佩地用縱橫軸線和十字道路解決的交通問題,在此全不存在。因為遊人是“漫步”而非“徑穿”。中國園林的長廊、狹門和曲徑並非從大眾出發,台階、小橋和假山亦非為逗引兒童而設。這裏不是消遣場所,而是退隱靜思之地。

誠然,中國園林是一種精致藝術的產物,其種植物卻常不帶任何人工痕跡。那裏沒有修剪整齊的樹籬,也沒有按幾何圖案排列的花卉。歐洲造園家在植物上所傾注的任何奇特構思,中國人都融於園林建築中。雖師法自然,但中國園林絕不等同於植物園。顯而易見的是沒有人工修剪的草地,這種草地對母牛具有誘惑力,卻幾乎不能引起有智人類的興趣。高高的柏樹排成大道,被修剪的黃楊形同鳥獸,受控的泉水射向定高。用王爾德的話說,這一切似乎是“大自然的兩筆”。盡管如此,西方園林從未成功地消除其荒漠氣息。

中國園林旨在“迷人、喜人、樂人”,同時體現某種可稱為蒙蔽術的東西。我不想武斷地說,遊人都完全明白被蒙蔽,一旦忘卻“園”而沉湎入“畫”,他說不再感受到塵世沉浮的煩擾。世界在他眼前敞開,詩銘喚起他的想象,美景激發他的好奇。的確,每件景物都恰似出現在畫中。一座中國園林就是一幅三維風景畫,一幅寫意中國畫。

一個人遊曆中西兩類園林,會受到完全相反的兩種情感作用。人們在離開弗拉斯卡蒂和蒂沃利時,對意大利園林生動、壯觀和紀念性無不留下強烈印象。中國園林不使遊人生畏,而以溫馨的魅力和纏綿擁抱他。身後的門戛然關閉,他方從一個愉快的夢中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