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又愛又恨】(2 / 2)

吳承恩既不會幹活,又沒有做生意的頭腦,連年的科舉失敗,讓他的心境變得尤為悲觀。由於當時沒有手機電話,每次落榜的消息還不能第一時間通知家人,使得這些失敗的痛苦在回來的路上每次都要分幾次來品嚐。

看著自己的同學一個個都做了舉人進士,高榜提名,自己卻越來越像個窮秀才,當年的雄心也被一次次地消耗殆盡了。

此時的吳承恩哪裏還有心思與人爭強鬥勝。

和吳承恩的心境一樣,此時的猴王好像被別人欺負慣了,入了師門之後仍然保持著不嗔不惱的作風。師兄們叫他掃地他就掃地,師兄們叫他鋤園他就鋤園,師兄們叫他挑水他就挑水,師兄們叫他運漿他就運漿。在方寸山上足足呆了七年,一直幹著養花修樹,尋柴燃火的苦差事。

要說菩提祖師也不厚道,眼睜睜看著小徒弟一天天被大夥們欺負,既不阻攔,也不勸止,每天就知道教他坐禪論道,習字焚香,專授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

不過還好,雖然猴子在方寸上上的日子並不瀟灑,但三星洞裏的硬件設施卻是一應俱全,孫猴子自從拜了師,加入了這一大家庭,基本上也就告別了挨餓,不僅有了自己的寢室,還每隔一段時間發套新校服。

生活條件漸漸好轉,自己也從言聽計從的入學新生慢慢混成了老油條。原來的師兄一個個都畢業出去了,留下來的幾個也被自己混成了鐵哥們,再加上又有一些資格比自己還嫩的新生不斷湧進來,孫悟空的身份地位一天天地發生著變化。

他再也不用那麼賣力地去挑水砍柴,再也不用以仰視的角度去看師兄們的眼色,高興的時候就去爛桃山上摘摘桃子,不高興的時候就衝著新來的同學指指點點:“小樣,你新來吧!”

生活的環境在不斷變化,他的性格也在不斷變化。“不嗔不惱”已經離他越來越遠,隨之而替的乃是桀驁不馴的猢猻本性。很快,他的本來麵貌將一展公眾於前。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忍辱負重的孫悟空終於等來了這一天。

這一天,菩提祖師登壇高坐,召集徒弟們一起上課。菩提講課也算有一套,真個是: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囉哩吧嗦地講了一大堆,誰也聽不懂他在講什麼。這老頭一會兒講道,一會兒講禪,一會兒又講儒家思想。三乘大教混在這裏一起講,直弄得“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也不知道這菩提老祖的肚子裏到底裝的是哪家的墨水。

弟子們被這三個不同學派的知識弄糊塗了,聽著聽著就覺得兩眼發困,哈欠連天。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猴子居然能聽出其中的門道,在那裏眉花眼笑,手舞足蹈。

猴子的“不規矩”動作驚動了師父,老人家不高興了:“臭猴子,你在班中,怎麼顛狂躍舞,不聽我講?”你怎麼可以在我講課的時候,像個白癡一樣的癲狂,這也太沒禮貌了吧。

孫悟空慌忙解釋:“弟子誠心聽講,聽到老師父妙音處,喜不自勝,故不覺作此踴躍之狀。望師父恕罪!”

喲,可以啊。老子把三個教派的東西混在一起講,你也能聽懂。小夥子真是前途無量!菩提祖師這下開心了。

將三家的精髓合如其然乃是我菩提畢生的心血,天下雖大卻不曾有幾人,你居然也能聽懂個一二。難得!難得!

看來是上天有意安排我有個傳人了。

菩提祖師心花怒放,等了那麼久,終於等來了一個能夠讀懂自己心聲的。千金易得,知音難求!行,行,行,我這“菩提釀酒神功”就傳給你了。

不過,光能讀懂我的學問還不行,我還得考考你的心誌如何。

於是,菩提祖師分別向孫悟空介紹了“術”字門、“流”字門、“靜”字門和“動”字門中的道學。

悟空最後的反應是,哪一門都不學。

孫悟空的回答很出乎師兄弟們的意料,他們覺得這猴子百般挑剔,惹惱了師父,實在太不像話了。

菩提祖師爺似乎也表現得很生氣,“咄的一聲,跳下高台”,拿著戒尺指著悟空說:“你這猢猻,這般不學,那般不學,卻待怎麼?”還走上前去,在悟空的頭上打了三下,然後“倒背著手,走入裏麵,將中門關了,撇下大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