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漢、壯、瑤族節日風俗互動的磨合
春節是盤穀壯漢兩族雙方都過的喜慶大節日。過去盤穀的壯族人有在春節裏舞香龍祈豐年的習俗。用竹子紮龍骨架,用稻草紮龍身,用五彩紙糊在稻草上,做一個逼真、威武的龍頭,一條活靈活現的五彩草龍就做成了。舞龍時,抬著草龍到各村寨沿各家門口起舞,每到一家門前放慢節拍,戶主就將早準備好的一紮紮點燃的香往龍身上插,幾個寨子這麼舞下來,一條五彩草龍就變成了香煙嫋嫋,火光閃爍的“香龍”了。舞香龍,各家各戶插香祈福是不分民族的。隻要龍經過的地方,往上插香者必可得福。舞過香龍,來年整個盤穀即可風調雨順。這一壯族人民的活動得到了盤穀漢族的大力支持和百倍的欣賞。後來漢族人也積極地參與,解放後直到現在一直由漢族人主持領舞,壯漢兩民族共同舞起了賜福各族的“香龍”。
盤穀人過春節除了舞香龍外,還有舞獅子的習俗,每年大年初一、初二,村寨上、田野中可見敲鑼打鼓,歡快蹦跳的獅子隊活躍著春節的氣氛,那肥碩個頭大的大獅隊定是漢族的舞獅隊,那小巧玲瓏的小獅隊則是壯族的舞獅隊。不論是大獅子還是小獅子,舞到哪裏都受到熱情的歡迎。舞到各家門口,主人感謝獅子送吉祥到來,遞上一個紅包。紅包多少不計較,當是一片真誠的謝意。不論大獅隊還是小獅隊都先舞本村各寨,再舞到鄰村,不過得遵守舞獅的規矩。到別的村子路經村口的水井,橋、大榕樹時必須停下來祭拜後才可向前走。水井是龍的代表,有龍大過獅之說,所以必須祭拜。橋架在河上,河下是通往龍王所在之地,故橋也得拜。榕樹,特別是村頭的大榕樹是為神樹,是護衛村子的神靈,故也得先拜方可入內。入村後還要先拜祠廟,再拜祠堂。此時若本村也有獅隊會出來相迎,兩隊聯合舞起獅子;若本村沒有獅隊,則村裏百姓都會聚攏來表示歡迎,表演舞獅,眾人圍觀,甚是熱鬧。
盤穀村還有個特殊的節日,每年的二月二、八月二過“開學節”,以祝賀學生上學堂。早時隻有壯族人才過,後來漢族也認可並參與,遂成為壯、漢二族盤穀人共同的喜慶日子。過去“開學節”是在學校相聚慶賀的。相傳早時壯家孩子到學齡時初上學堂的第一天,要抱一隻雞到學校去。學校將這些學生的雞集中起來,分配學生在校作為課外勞動飼養。雞下的雞蛋賣掉,學校用養雞賺的錢買下一畈田,取名“母雞田”。母雞田分給每個學生一小塊耕種管理,用母雞田的種植收入及養雞收入用作每年二月二、八月二學期開學作慶賀新學期開學的費用。屆時學生及家長都到學校集中,由選出的家長代表、老師主持聚餐、搞得十分隆重且熱鬧。這樣既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也表示家長老師對孩子學習的重視。每次吃完飯後放炮,以告訴孩子們從今日起要安心在校讀書了,現在已改為各家各戶在家團聚慶賀。
瑤族最大的節日是每三年左右在農曆十月至十二月間擇吉日舉行“還盤王願”,現在被人們稱為“盤王節”,在民族互動的磨合中,都江的壯族和漢族也都參加瑤族的“盤王節”活動。
民族節日是各民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逐步積累起來的文化財富,它既包括一個民族一定的利益群體在共同的生產、生活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規範、精神信仰、心理態勢、思想意識和民間習慣等文化特質;又包括形成和發展這種文化特質的文化環境.以及體現文化特質的外在表現形態。任何一個民族的節日,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民族文化的豐富信息。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民族節日是民族民間文化現象的集中表現,因而具有強烈的民族性。本來春節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三月三是壯族的傳統節日,盤王節是瑤族的傳統節日,但是在賀州民族互動的磨合中,民族節日之間的界限被打破了,人們在舞龍、舞獅之中,交流了文化,交流了思想和情感,使得民族之間達到和諧一致。民族互動的磨合進入了民族民間文化集中表現的節日這個層次,可見磨合的廣度和深度確實非同一般了。
(3)漢、壯、瑤族婚姻互動的磨合
盤穀村人現在對婚姻較為開放,年輕人選擇對象,大人們不會橫加幹涉,僅提參考或建議。在民族成分上更無什麼限製。特別是壯族與漢族之間早已是互通婚配,沒有任何規定。如漢族朱平祥的母親韋新英是壯族,其妻韋金英也是壯族,其媳覃美娥也是壯族。可以說,壯漢之間的婚姻互動已是十分普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