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藻為什麼能滅蚊子?從1919年起就有人進行研究。但是,布隆根據在馬達加斯加的觀察和室內實驗,認為輪藻本身並不直接產生殺死幼蚊的物質,而是輪藻生長過程中產生的物質改變了水環境的條件。後來的許多人進一步指出,這種水對鼠、魚和人均無危害,是無毒的。1954年,艾馬浩裏將白紋伊蚊和中華按蚊的幼蟲和卵分別放入培養有柔曲麗藻、硬麗藻、尖頭麗藻、珊瑚輪藻、錫蘭輪藻和球輪藻的試驗瓶中,它們對幼蚊的生存和蚊卵的發育都有影響,但麗藻的效果較好,5天內幾乎殺死全部蚊幼。他還報道說,在靠近東經附近的一個池塘裏,因塘底被茂盛的柔曲麗藻覆蓋,沒有蚊子,居民們不用蚊帳。但是研究者也指出,不同的輪藻殺死幼蚊的能力是不同的。我國勞動人民的實踐證明,輪藻是一種優質磷肥,在我國東南部地區和東南亞國家,都有挖取輪藻泥或利用冬水田栽培輪藻的習慣。同時輪藻植物形體美觀,是一種很好的觀賞水生植物,可以在美化城市水體中發揮作用。
接骨木、漆樹毒性無比
漆樹科,漆屬植物。
落葉喬木,具白色乳汁,幹後變黑,有臭氣。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或掌狀三小葉。
我國分布於雲南、海南、西藏東南部等地區;亞洲東部和北美洲至中美洲均有分布。
英國人初到印度的時候,曾發生過這樣的事:
一大隊英軍士兵在進攻一佛教基地的時候,夜晚露營取火,從林中砍來枝條,點燃篝火。但隨即先是砍柴的士兵手癢難止,接著是所有的士兵都癢疼難忍,抓耳撓腮,身上、臉上、脖子上起了好多腫塊。他們不知所以,誠惶誠恐地退了兵。
實際上,他們砍的是漆樹。漆樹具有豐富的樹液,其樹液中含有漆樹酚等有毒物質,人不慎接觸會引起癢痛紅腫,丘疹,特別是燃氣更具有這種毒性,嗅多了會導致死亡。樹的乳液如誤食也會引起死亡。
在美洲的雨林中還有比這更毒的樹木,分泌的汁液具有同樣的功效,據說探險家曾因在樹下避雨,而遭到被雨水衝刷下的樹液的淋洗,使身體紅腫、癢疼。不過漆樹是良好的工業原料,可以提煉多種工業用材。
接骨木
在我國東北、華北和華東等地和歐洲、日本一些地方,生長著一種忍冬科落葉灌木——接骨木,它含有一種很特殊的揮發性氣體,這種氣體能驅趕老鼠。隻要取一些接骨木的汁液放在穀倉裏,老鼠就不願光顧。
接骨木為忍冬科接骨木屬,落葉灌木,株高約3米,樹皮淺灰褐色,無毛,具縱條棱。冬芽卵圓形,淡褐色,具3~4對鱗片。奇數狀複葉,互生,小葉5~7枚,小葉為長卵圓形,長5~9厘米,寬2~4厘米,葉邊緣具不整齊的鋸齒,下部兩對小葉具柄。果實為粒果狀漿果,紫黑色,直徑4~5毫米,種子具有皺紋,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布於東北、華北地區的山區林緣,以及日本、朝鮮。
生長在羅馬尼亞的一種琉璃草,可以用來滅鼠,動物學家曾將20~30片琉璃草葉子放在45×30×35立方厘米的鼠籠裏,家鼠和野鼠在最初幾分鍾內劇烈跳動,20分鍾後全部死亡。老鼠是被琉璃草中所含的作用於神經係統的生物堿毒死的。另一種“植物貓”叫鬧羊花,又名羊躑躅,它的葉子含有杜鵑花素、石楠素等有毒物質,將這些有毒物質提取出來配製成煙霧劑,有滅鼠奇效。
目前,“植物貓”引起了植物學家很大的興趣。在全世界,人們發現有500多種能滅鼠、驅鼠的植物。開發和利用這些植物,對於防止鼠害肯定會有積極的作用。
在自然界裏,類似“植物貓”的有毒植物還有不少。譬如,蕁麻莖的葉子背麵布滿貯有氫氰酸的小刺,這刺竟可以螫死公牛;人誤食了大戟科植物巴豆,含有巴素的種子會引起劇烈嘔吐、腹瀉、血壓下降,直至休克。生長在我國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和雲南的落葉灌木馬桑也是有毒植物,人畜不慎吃了含有馬桑毒素的莖葉或紫紅色、甜甜的馬桑漿果,就會惡心、嘔吐、呼吸困難、驚厥直至死亡。大戟科植物蓖麻全身都有毒:種子含有蛋白和蓖麻堿,枝和葉含有氫氰酸;毒芹的葉子和未成熟的果實含有毒芹堿,人們要是誤食,都有生命危險。
植物為什麼能毒死老鼠、牛甚至人?這主要是植物的代謝產物在起作用。不同種類的植物由於不同的代謝活動的結果,體內可積累包括植物堿、糖著、皂素、毒蛋白、氫氰酸在內的多種毒素,一旦人畜食入就會發生意外。科學家正把注意力轉向研究植物代謝產物這一具有巨大潛力的新領域,希望能夠化害為利,從而達到除害滅病、造福人類的目的。
蟄人的蕁麻與蠍子草
蕁麻,蕁麻科,尋麻屬植物,又名蜇麻。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通常不分枝,具棱,具蜇毛和緊貼的短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我國東北、西北及北京的懷柔、門頭溝山區的幹燥山坡和路旁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