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杏在歐洲栽培曆史悠久,已成為重要的幹果資源,品種很多。它的種仁含油量達51.5%,還含有蛋白質、糖、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除了當幹果食用外,也是製作糖果、糕點、化妝品、藥品等有價值的原料,被稱為“幹果王子”。
巴丹杏屬於中型喬木,高4~8米,樹幹筆直,樹冠造型美觀,樹枝光滑,小枝淺褐色。春天,寒意未盡,巴丹杏已是滿樹花蕾。一夜春雨之後,花蕾悄然開放,白色或淡粉色的花瓣形如桃花。夏天,無數綠色的小果掩映在狹長披針形的綠葉叢中。秋天,青杏般的果成熟了,果肉又苦又澀,誰也不會光顧。漸漸的果肉裂開了,露出滿是蜂窩狀孔穴的果核,那裏麵卻藏著寶貝——巴丹杏仁,質優價高。
巴丹杏耐旱抗寒,繁殖容易,既可嫁接分枝,又可用種子培植苗木。它的苗木生長快、結果早,當年苗形成花芽,來年便可結果。近年在陝西、寧夏、甘肅河西走廊的沙地上已有一定量的栽培。
巴丹杏樹形美觀,花美麗可觀賞。木材質地優良,能製作小家具。在果樹栽培上可以作為核果類樹的砧木,加之果仁具重要的經濟價值,是沙區值得推廣的優良樹種之一。
百裏香
百裏香又名地椒葉、千裏香,是唇形科百裏香屬的小灌木。植株小的僅兩三厘米,大的也不過高10厘米。莖枝呈不規則四棱形,上麵有白色柔毛,分枝很多,臥地橫生,節上有不定根或向上斜升。葉橢圓形、卵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0.5~1厘米,寬不及半個厘米。花紫紅色或粉紅色,長6~7毫米,上唇一片,下唇三片,下部合生為筒,四枚雄蕊兩長兩短,花萼的邊緣有白色的睫毛,許多花密集成頭狀的輪傘花序。花落後,花萼筒裏有4枚小堅果,如微型的鵝卵石,黑色,光滑。
成片的百裏香逸散出熏衣草的馨香,令人神往。全株百裏香含有0.15~1.33%的揮發油。這種揮發油具有較強的抑菌、鎮咳作用,對神經性皮炎、牛皮癬、咳嗽等有一定的療效,還可以作為化妝品、香精等調和香料,病房、浴室、餐廳的消毒劑,漱口水、牙膏、芳香洗手液的配料,以及蚊蟲驅避劑。百裏香全草入藥,祛風解表、行氣止痛,水煎服治感冒、消化不良。夏日當茶飲可預防中暑。秋冬季為綿羊、山羊和馬所喜食。
羊食百裏香後肉味鮮美。百裏香的花小巧玲瓏,氣味芳香,可植於庭院觀賞,也可用於荒漠綠化。
百裏香屬是唇形科的一個大屬,約300多種,我國有11種,2變種,沙漠地區產2種。百裏香產於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北、甘肅、寧夏、新疆等幹旱及半幹旱地區。亞洲百裏香產於呼倫貝爾沙地、科爾沁沙地、渾善達克沙地東部,用途同百裏香。
柿樹渾身是寶
唐代有個人叫鄭虔,出身寒門,生活清苦,勤奮好學。有一天,他漫步柿林,撿了幾片肥大的柿葉回到室內,提筆一試,居然可以寫字。於是,他就撿來大批柿葉練習書法,由於他能詩善畫,所以他寫在猩紅的柿葉上的作品,一時被稱為“鄭虔三絕”。
柿葉不僅可以寫字畫畫,還有神奇的治病效果。一個叫平井的日本人,身患高血壓、心髒病和糖尿病,被折磨得痛苦不堪,醫生也已經無能為力。一天,他發現院子裏的柿樹抽出了一片片嫩葉,他順手摘了一片嚼了起來,開始,柿葉有些苦澀,隨後就變得清甜可口了。從那以後,他每天都嚼幾片,一個多月後,平井覺得精神好多了,到醫院去複查,原有的症狀都已消失,醫生驚奇地問他是如何治療的,平井莫名其妙地說:“什麼藥也沒吃呀,隻每天吃幾片柿樹葉子而已。”
柿葉的確能治大病,我國早有先例,中藥店裏,常常有柿葉茶出售。專家們認為,鮮柿葉對治療和控製糖尿病是很見效的。柿葉茶能促進身體內的新陳代謝,小便通暢,對扁桃腺炎也有一定的療效。
不單柿葉能治病,柿子也有它的特殊作用呢。傳說古代印度士兵出征,除了攜帶刀槍弓箭等兵器外,每人還有一個挎包,裏麵裝滿鮮柿子。這些鮮柿子既不用來充饑,也不當“手榴彈”投擲,這是他們的“急救包”,無論刀傷箭傷,騎馬摔傷,隻要將鮮柿子塗抹在傷口上,馬上止血止痛。
不僅如此,柿子做的柿餅,外麵的一層白色粉末可以治療小孩慢性腹瀉;柿蒂還可以治療打嗝;把又青又澀的柿子搗成汁還可以治療腦溢血、燒傷、凍瘡等多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