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植物的孢子和常見植物的種子不同,落在適宜的土壤上不能生根發芽,長成新植物。而是先萌發長成一個心形的片狀體,稱為原葉體。原葉體是綠色的,下麵生有假根,能獨立生活。通常,在原葉體上長著頸卵器和精子器。當精子器成熟以後,精子可在水中遊動或頸卵器裏和卵細胞結合成合子,合子仍不斷吸收原葉體的養料,繼續發育方可形成一株新的桫欏。
桫欏體態優美,是很好的庭園觀賞樹木。桫欏還有很大的藥用價值。桫欏的莖富含澱粉,除可食用或製花瓶等器物外,還可人藥,中藥裏稱之為龍骨風。有小毒,可驅風濕,強筋骨,清熱止咳。
世界僅存一株的樹——普陀鵝耳櫪
在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的慧濟寺西側,有一株全世界僅存這一株的珍奇寶樹——普陀鵝耳櫪。
鵝耳櫪是屬樺木科的落葉喬木,耐蔭、耐瘠薄,喜中性土,因此在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西北、中南、西南的某些地區並不罕見。隻是作為鵝耳櫪屬的一種普陀鵝櫪卻是“碩果僅存”。它是1930年被我國植物學家鍾觀光教授發現,1932年由林學家鄭萬鈞教授正式命名的。
普陀鵝耳櫪高約14米,幹徑60厘米,樹冠幅寬約12米。葉卵狀橢圓形,基部圓形,邊緣有重鋸齒,沿葉脈常有長毛。葉柄密生絨毛。春季開花,果序上有多數葉狀總苞,果苞長橢圓形或卵形,卵形小堅果,生於部苞基部。
普陀鵝耳櫪因其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種植物,已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對象。
中國最硬的樹木
版納黑檀是中國最堅硬的樹木之一。它是1979年在西雙版納的熱帶密林中發現的一種珍貴用材樹種。版納黑檀木材結構極其致密,紋理交錯,心材黑褐色,具瑰麗的花紋。其硬度和強度異常之大,其比重達到1.13克/厘米。如果把一塊版納黑檀木放入水中,它就會像鉛塊一樣立即沉入水中。
版納黑檀屬於豆科黃檀屬。為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直徑50~70厘米;樹皮厚、平滑,條塊狀剝落,褐灰色至土黃色。奇數羽狀複葉;圓錐花序腋生;花小,蝶形;花瓣白色,雄蕊且連成一體;子房具長柄,莢果舌狀。
該種植物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生長於海拔700~1700米的山地,但在900~1400米地段較為集中。由於當地群眾有燒山的習慣,森林受到嚴重破壞,大多數中齡樹及幼樹都難以長大成材,植株數量越來越少。現在版納黑檀已被列為瀕危種而被保護了起來。
保護版納黑檀的價值在於它是我國國產木材之珍品。具心材黑褐色、材質堅硬致密,花紋瑰麗,極強韌,內含豐富的脂類物質,其切麵光滑油潤。即使幹燥之後,木材山不會開裂變形,是一種類似進口紅木的特級硬木原料。常用於製作高級管弦樂器、紅木家具及工藝美術雕刻等。此外,它還是一種良好的紫膠蟲寄主樹,因此版納黑檀具有很好的發展種植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