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生產管理要有本領(6)(2 / 3)

三是合理安排輪作順序。不同作物的輪作順序會有不同的效果,確定輪作的順序,應考慮到各類作物的生物學特性,需肥特點,對土壤的影響,茬口特性,以及市場的需要等多種因素。

四是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輪作方式。由於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不同,輪作的作物及形式也不同,以大豆的輪作為例,在北方地區有大豆—玉米(高梁)—穀子,大豆—小麥—小麥,大豆—穀子—玉米—小麥,大豆—高粱—玉米,大豆—小麥(亞麻)—玉米等多種形式;在南方地區有冬季作物(水稻苗床)—春大豆—晚稻(一年三熟),冬大豆—早稻(晚稻苗床)—晚稻(一年三熟),早稻—夏大豆—晚稻(甘薯)(一年三熟),冬季作物—早稻(晚稻苗床)—秋大豆(一年三熟)等形式。

小錦囊:植物連作有忌諱

在同一塊地上連續多年種同一種作物就叫連作。有一些作物根本上是忌諱連作的,例如亞麻、棉花、西瓜等,在同一塊地上種植必須間隔5年以上;有一些作物是不宜連作的,例如水稻、煙草、豌豆、茄子、黃瓜、菠菜、紅皮蘿卜等,在同一塊地上必須間隔3年以上;有些是可以耐短期連作的,例如西紅柿、向日葵、南瓜、花生、蠶豆、紅薯、土豆、綠豆、洋蔥、大蒜等,這些可以連作2年後間隔2-3年;特別是土豆(馬鈴薯)連作3年會導致嚴重的病蟲害。

18進行精細養殖,該怎麼做?

所謂精細養殖,應當理解為精確細致的養殖。精確是要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特別是要以高產出、高質量、零汙染的集約化養殖技術為基礎;細致是一種認真仔細的態度。精細養殖可以有效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出效率,是幫助農民朋友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業收益的科學養殖模式。

小故事強巴的精細養殖秘訣

據《經濟日報》報道,強巴是最先認識到草場承包到戶能帶來致富機會的牧民之一。現在,強巴已成為全縣最大的牲畜養殖戶,共有牲畜近千頭,承包草場麵積1.5萬畝,年純收入超過十萬元。以前,強巴在共有畝草場放養了500頭以上的牲畜,因生長慢、死亡率高、一年隻有一次出欄、出欄數量少,年收入不曾超過萬元。草場承包經營責任製之後,強巴首先加大了牲畜的出欄力度,減少自家草場的載畜量,向畜牧業專家請教,學習精細養殖技術,變以往的一季出欄為現在的多季出欄。飼養的牲畜出欄率大幅度提高。強巴認為,在養殖實踐中,不能因一味追求牲畜數量及利潤而忽視了草場承載能力,一定要配套增加牧草種植麵積和冬季青儲規模。此外,還要選擇多品種、分區域串換的放養,避免單一品種在同一草場久養會產生的草場破壞,同時還要采用先進技術,有效提高牲畜出欄率。

精細養殖歸根到底就是實施精細化管理,對養殖設施的建設、種苗的選擇、飼料的供應、環境的控製、衛生防疫、上市的時機都要進行精確控製、精打細算,追求精益求精,才能做到出效率、出效益。

以育肥豬的飼養為例,有以下幾大環節需要進行“精耕細作”:

第一,圈舍準備。要做到經濟實用方便,考慮通風、保暖、光照等多種因素,每次豬出欄後徹底消毒欄舍、飼槽,並空閑一段時間。

第二,選購仔豬。到標準化豬場選購健康豬。進豬後5~7日內嚴禁過量采食,仔豬適應環境後,安排去勢、防疫和驅蟲工作。

第三,分群。堅持“留弱不留強”、“夜合晝不合”,按來源、品種、體重大小合理分群。根據圈舍大小分群,每頭需要占0.8~1平方米,每圈飼養10~30頭。

第四,飼料供應。嚴格按照不同的雜交豬種進行飼料供應,比如洋種雜交和土種雜交豬(15~60公斤體重)的日糧消化能分別為13.5兆焦/公斤、12.5兆焦/公斤;粗蛋白17.5%、15.5%;賴氨酸1.03%、0.9%。據此類較準確的數據進行飼料喂養,並盡量使用自動料槽飼喂。

第五,清水供應。采用乳頭飲水器,高度為中豬35~45厘米,大豬45~55厘米。一般冬季飲水量為采食量的2~3倍,春秋季4倍,夏季5倍。

第六,調教。豬進入豬舍後3天內不離人,及時調教,盡快養成采食、排泄、躺臥三點定位的習慣。

第七,環境調控。肥育期適宜溫度為15~20℃,相對濕度為63%~68%。注意換氣,減少空氣中有害氣體含量,可供給一些健康的玩具。

第八,衛生防病。注意消滅“四害”,切斷疾病傳播途徑。搞好圈舍衛生,保持豬欄幹淨、幹燥,日清掃2次,每周消毒1次。經常觀察健康狀況、精神狀態、采食、躺臥、排泄情況,注意防治呼吸道疾病,病豬早發現早隔離,重病的靜脈給藥。準備一些常用畜藥。

第九,出欄時機。100~130公斤體重出售效益最佳。豬崽價格低或賣價低時,出欄體重不宜過大,豬崽價格高或賣價高時,出欄體重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