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是農民朋友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但在購買服裝時,往往因為不懂得方法而買到物廉價貴的產品,出現上麵故事中的現象。那麼如何選購服裝呢,在購買服裝的時候一般要注意哪些,才能保證買到手的服裝不會後悔呢?
選購服裝三注意
一是注意標識。每件正規的服裝都有向消費者傳達產品的產地、性能、質量狀況、使用方法等信息的標識。這包括:(1)商標和中文廠名廠址。(2)服裝型號標識及相應的規格。(3)材質組成描述。包括服裝麵料、裏料的纖維含量都應表述清晰。(4)洗滌標識的圖形符號及說明。(5)產品的合格證、產品執行標準編號、產品質量等級及其他標識。這些標識不僅是服裝質量好壞的標誌,而且有助你正確穿用,同時如果出現質量問題,還是維護自己消費權益的憑證。
二是注意質量。要根據需要和穿著的經驗,從麵料、瑕疵、色差、汙漬,縫製、拉鏈、鈕扣等多方麵進行觀察或手摸。這包括:服裝的整體結構是否勻稱,主要表麵部位有無明顯疵點,主要縫接部位有無色差,麵料的花形、倒順毛是否順向一致,服裝主要部位是否對稱、對齊,拉鏈是否滑爽、鈕扣是否牢固、四合扣是否鬆緊適宜,有粘合的部位有無脫膠、起泡或滲膠等現象,縫製線路是否順直,拚縫是否平服,領頭、門襟、袖籠等是否均勻、圓順,袋蓋、袋口、下擺是否平服等。同時要注意鑒別麵料纖維的含量,可以用燃燒法來鑒別服裝麵料成分,在服裝的縫邊處抽下一縷紗,用火點燃,若有頭發燃燒後發出的焦臭味,則說明麵料含有毛的成分,氣味越強烈,則說明毛的成分比例越高。再看燃燒後的剩餘物,如是黑色焦炭狀,說明含有毛的成分,如果撚一下完全變成粉末狀,則說明是全羊毛,若有黏膠顆粒狀出現,則說明含有化纖成分。此外還要聞一聞服裝上麵有沒有黴味、汽油味、煤油味、魚腥味、香味或其他怪味。如果有這些氣味,要麼是質量不好,要麼是舊服裝翻新的,最好不要買。
三是注意試穿。服裝合不合適,最終還是要靠試穿。試穿時要看大小、寬鬆是否合適,注意感覺一下自己的頸肩部有無壓迫感,背、腰是否有壓力感或不舒適,袖籠部位是否過長或過短,兩隻手臂活動時是否舒服自如,袖籠前後是否平服、圓順,後背上部靠後領腳處是否平服,後背下擺處有無起吊現象。
經過以上對服裝的標識、服裝的外觀質量、縫製質量和服裝麵料成分的鑒別,基本上就能夠選購到一件符合質量標準要求和比較合體滿意的服裝。
預防衣物甲醛汙染有竅門
甲醛主要來自廉價的染料和助劑,因此盡量不要購買進行過抗皺處理的服裝。如果為孩子買,可以盡量選擇小圖案的童裝,圖案上的印花不要很硬,最好不要買漂白過的童裝。如果服裝有股刺激性特別濃重的氣味,最好不要買。由於甲醛比較容易溶解於水,為預防萬一,新服裝特別是童裝買回家後,最好先用清水充分漂洗,不要迫不及待給孩子穿上新衣服。如果無法進行漂洗的或者在人造板衣櫃裏麵存放的衣服、被子、毛毯換季時一定要充分晾曬。一些免燙襯衫,則要打開包裝晾一至兩天再穿。穿上新衣服後,若出現皮膚過敏、情緒不安、飲食不佳、連續咳嗽等症狀,應考慮可能是甲醛惹的禍,要盡快到醫院診治。
42想選購稱心如意的家電,該怎麼做?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器化的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我們在買家電特別是大型家電時,一定要謹慎,千萬不能盲目、衝動,否則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貨比三家防止商家欺騙
有比較才有鑒別,俗話說“貨比三家不吃虧”,選購家電時就要做到貨比三家。最好多跑幾家大商場、電器城、專賣店看一看,比較比較,對需要購買的產品的不同品牌之間的性能、價格進行對比,從中選出一個自己較為滿意的產品。買家電應該比些什麼呢?一是比價格。一般而言,專營的連鎖店業務更專一,其業務量也自然比綜合性的商場大,相應地其批量進貨的成本也要低一些,其市場價格也就低得多。二是比便利。主要是看對方有沒有專業的車和人送貨上門。三是比服務。很多農民朋友認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完事了,其實當錢貨兩清後,消費者和商家的關係還沒有了結,售後服務是細水長流的,比如有的商家隻承諾兩周內保換,超過了這一期限就隻能保修而不能更換;而有的商家則承諾可以在兩個月內保換。再比如有的商家會定期與買家保持聯係,回饋所購商品的使用情況,並適時提供指導幫助,而有的商家就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