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飲食保健要有訣竅(4)(2 / 3)

(3)牛奶忌果汁。喝牛奶或衝調奶粉時添加果汁等酸性飲料在牛奶中,會不利於消化吸收,嚴重者可致消化不良或腹瀉。同時,在飲用牛奶或乳製品後,也不宜立即進食水果等酸性食物。

(4)牛奶煮沸時忌加糖。牛奶中所含的賴氨酸在高溫下與果糖結合成果糖基賴氨酸,不易被人體消化。食用後會出現腸胃不適、嘔吐、腹瀉等病症,影響健康。

(5)牛奶忌巧克力。巧克力中含有草酸,與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鈣質結合後產生草酸鈣。一些人食用後會發生腹瀉、頭發幹枯、腹瀉、缺鈣和生長發育緩慢等現象。

(6)鮮魚忌美酒。鮮魚中維生素D含量較高,吃魚喝酒,會減少人對維生素D吸收量的6~7成。人們常常是鮮魚佐美酒,殊不知這種吃法卻丟了上好的營養成分。

(7)蝦蟹類忌維生素。蝦、蟹等食物中含有五價砷化合物,如果與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同食,會令砷發生變化,轉化成三價砷,也就是劇毒的“砒霜”,危害很大。長期食用,會導致人體中毒,免疫下降。

(8)菠菜忌豆腐。菠菜中所含的草酸,與豆腐中所含的鈣會產生草酸鈣凝結物,阻礙人體對菠菜中的鐵質和豆腐中蛋白的吸收。小蔥遇到豆腐,也會出現同樣的現象。

(9)肉類忌茶水。有的人在吃肉食、海味等高蛋白食物後不久就喝茶,以為能幫助消化。殊不知,茶葉中的大量鞣酸與肉類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從而延長糞便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既容易形成便秘,又增加有毒和致癌物質被人體吸收的可能性。

(10)紅薯忌柿子。紅薯含一種氧化酶,這種酶容易在人的胃腸道裏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如果紅薯吃得過多,會使人腹脹、打嗝、放屁。同時,紅薯裏含糖量高,吃多了可產生大量胃酸,使人感到“燒心”。這時再吃甜柿子,糖分多了,身體一時吸收不完,剩餘的在腸道裏發酵,會使肚子不舒服。如果吃完紅薯還想吃柿子,最好至少相隔5個小時以上。

65喝了假酒,該怎麼做?

現在市場上的假酒很多,稍不留心就會喝到假酒。喝了假酒怎麼辦呢?

小故事要命的假酒害死人

老孫喜歡沒事喝上兩口,一日在村裏一個煙酒小賣部買了一瓶酒。當晚喝了三兩多後,他就感覺到眼睛有些不適。老孫以為自己酒喝多了,沒有在意。誰知第三天,老孫發現眼睛看不清物體了,這才感到事情的嚴重性。他意識到可能是酒出了問題,急忙到城裏眼科醫院檢查,經診斷,老孫為酒精中毒性視神經視網膜病變,左眼視力僅剩0.1。醫院立即將剩餘的酒拿去鑒定,結果鑒定為假酒,是用工業酒精勾兌的酒。據接診老孫的眼科醫生介紹,如果老孫及時來治療,還有治愈的機會,但是拖延兩天後,視神經已經受到不可逆的損傷,視力無法複原,晚期還可導致視神經萎縮引起失明。

“五看一聞”法遠離假酒

既然假酒危害如此之大,怎樣才能辨別出假酒來呢?主要是通過“五看一聞”的方法。

看瓶型:許多名牌白酒都有獨具特色的瓶型。假酒酒瓶瓶型高低粗細不等,外包裝陳舊,無新鮮感,封口不嚴。

看印刷:好的白酒標簽印刷十分講究,紙質精良、字體清晰、色澤鮮豔均勻、圖案套色準確、油墨線條不重疊。如有英文或拚音字母,則大小規範一致。如上述特點中有一點不具備,就可斷定是假酒、劣酒。此外,很多品牌白酒在包裝盒或瓶蓋上使用激光防偽標誌,假酒的商標標識粗糙,色澤不正,圖案模糊不清,與真正名牌酒商標標識外觀有明顯區別。

看瓶蓋:目前國家公布、認可的名白酒瓶蓋多使用鋁質金屬防盜蓋,其特點是蓋體光滑,形狀統一,開啟方便,蓋上圖案及文字整齊清楚,對口嚴密。若是假冒產品,倒過來時往往滴漏而出,蓋口不易扭斷,而且圖案、文字不清。

看包裝:真酒的紙蓋包裝除印刷精美外,其邊緣接縫齊整嚴密,沒有鬆緊不均留縫隙的現象;有的瓶蓋還用塑料膜包裹,其包裝十分緊密無鬆軟現象。

看清濁:透過玻璃從外觀上看,白酒應清澈透明、沒有沉澱。按照常規,如若酒花呈均勻分布,上翻密度間隙很明顯,而且酒花慢慢消失,酒液清亮透明,則是優質酒。如果酒液渾濁,有漂浮的雜物,酒花密集上翻,分布不均且很快消失,則可能是假酒。

聞香味:飲前,倒一點兒酒在手上,用兩手摩擦一會兒,使酒生熱,然後聞其香味。氣味清香,即是上等酒;氣味苦臭,定是假酒。

小錦囊:買了假酒要維權

農民朋友如果懷疑買到或者喝到了假酒,可以先撥打該酒生產廠家的電話,由廠家來鑒定真偽。如果確認是買到了假酒或者喝到了假酒,可以撥打12315向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舉報,向中心提供相關購買發票或者其他相關證據,比如當時購買的酒等等。工商部門的工作人員會到假酒銷售點進行調查處理,幫農民朋友討回損失。如果是在大型商場超市買到了假酒,可以憑當時的購買發票和收據,要求商場退貨,並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