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鬥、戶、心(忄?)、毋(母)、示(礻)(1 / 3)

鬥、戶、心(忄)、毋(母)、示(礻)

話說部首

作者:吳永亮

96鬥

97戶

98心(忄)

99毋(母)

100示(礻)

96鬥

鬥,象形字。甲骨文、金文都像有手柄的大勺。篆文、隸書、楷書。鬥本為舀酒的酒器,引申為量器(十升為一鬥)。外形如鬥的物品也可以稱作鬥,如北鬥星、熨鬥(最初熨鬥帶把,鬥中置炭可熨衣)。在古籍中,由鬥組成的詞往往比喻小,如鬥室(小屋)、鬥城(小城)。鬥爭之鬥,是鬥的簡化字。鬥也是部首字,以後會詳細介紹。

鬥部首內漢字大都與量器有關,也有少數從鬥得聲,如抖、蚪。

戽,形聲字,讀hù(戶)。篆文從鬥從戶(表聲)。一種取水灌田的農具。用竹篾、藤條等編成。形似鬥,兩邊有繩,使用時兩人對站,拉繩汲水。

料,會意字。金文從(米)從(鬥,量器),會用鬥量米之意。由本義引申為估計、揣度,如料想、料事如神、預料;再引申出管理,如料理。置辦物料、材料時,需要大致計算、估量,因而稱作物料、材料。

斜,形聲字。篆文從餘(表聲)從(鬥,量器),本義用鬥舀出。舀取時,鬥自然歪斜。

斛,會意兼形聲字,讀hú(胡)。金文從鬥從角,最初是指飲酒器。篆文從(角,最初製作鬥的材料來自牛等獸角,兼表聲)從(鬥,量器)。斛,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為十鬥,後改為五鬥。斛和斛律均可作姓。

斟,形聲字。篆文從(甚,表聲)從(鬥),本義用勺子舀出倒入杯中。自斟自飲、斟酒。斟酒時,要穩要準,引申出考慮周全,如字斟句酌。

魁,會意兼形聲字。古字從鬥從鬼(表大兼表聲)。本義為舀湯的勺子。北鬥第一至第四顆星組成的形狀像勺,故引申指北鬥的第一至第四星,也稱第一星。由第一星引申指首領、頭目,如罪魁禍首。宋代又特指進士第一名,即狀元。再引申指第一,如奪魁。魁星本作奎星,因其形狀屈曲如鉤,似文似畫,故有奎星掌管文章的說法。後附會為神並塑像祭祀,因其塑像做成鬼踢鬥的形狀,恰同於魁字,故訛作魁星。魁星就是我國神話中所說的主宰文章的神,如魁星閣、魁星樓。

斡,會意兼形聲字,讀wò(握)。篆文從(倝,旗杆,表木柄)從(鬥),本義為瓢把手。舀水時,需要不斷轉動瓢把手,於是斡引申出旋轉等義來,如斡旋(調解之意)。

97戶

戶,象形字。甲骨文像一塊有轉軸的木板,是(門)的一半。篆文、楷書。戶本義為單扇門(含護衛的意思)。戶口指家庭與人口。凡從戶的漢字大都與門戶有關,也有一些從戶得聲,如滬、廬、妒。

啟,繁體字啟,象形兼會意字。甲骨文從(又,手)從(戶),會將門打開之意。有的甲骨文從(開門)從(口,說教),通過說教達到啟發的目的。金文將用手開門換成用棍敲門(敲打也暗指過去啟發教育時常采用棍棒)。篆文、。楷書分別寫作啟、啟。如今規範為用啟。啟由打開門,引申出打開物件的字義。如啟瓶蓋子。啟引申出開始,如啟程、啟用。

肩,會意字。篆文從月(肉)從肩膀形。後來肩膀形訛變為戶。有人認為,肩膀猶如門可以轉動,存此一說。

房,會意兼形聲字。篆文從(戶)從(方,旁側),本義為正室兩旁的屋子。古代妻住室,妾住房,因而就有偏房之說。引申指類似房的東西,如心房、蜂房。

扁,會意字。篆文從戶從冊,本指門牌。因掛在門戶之上,故從戶;因納入戶籍管理,登記在冊,故從冊。因門牌薄而平,引申指扁平。

扇,會意字。篆文從戶從羽,會像翅膀一樣能動的竹或葦編的門扇之意。扇是量詞,如一扇門、兩扇窗戶。

扈,形聲字。除作姓外,還有扈從一詞。古時,天子外出,在前麵鳴鑼開道,屏蔽行人的叫扈,跟在天子後的叫從、跋。寫在書籍後麵的文字叫跋也就不足為奇。天子出行,跋(從)也好,扈也罷,其結果常常是飛揚跋扈。

扉,會意兼形聲字。篆文從戶從非(像翅,兼表聲),本義為門扇。引申指像門扇的東西,如心扉。也引申指書前封麵之內印有書名、著者等信息的一麵,即扉頁。

雇,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從(隹,短尾鳥)從(戶,房屋,兼表聲),會候鳥開春回到主人家之意。籀文。篆文。後借用作故,指出錢請人替自己做事,如雇工(雇是有季節性的,好似候鳥定時回遷)。

98心

心,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像人心髒線描圖案。篆文。早期隸書,晚期隸書。楷書心。

心是個部首字,常出現在一個字下方(有時寫作),出現在字的左邊時多寫作忄。心部首內漢字大都與內心活動有關,但也一些從心得聲,如芯、沁。因而,忄、是心的附形部首。

心部首內漢字比較多,下麵摘取幾顆“心”加以解釋,以下均為會意兼形聲字。

忍。金文從(刃,兼表聲)從(心),本義為忍受。

念。金文從(今,朝下的口,表示低吟,兼表聲)從(心)。會口中念叨心中想的事之意。篆文、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