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的一天,虛弱的王譽曄到附近的廣埠屯電腦城買移動硬盤,卻昏倒在地鐵站。師弟許寧寧和王譽曄的博士同學田煥雲將她送到了協和醫院,醫生檢查後搖頭說,王譽曄的尿毒症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了,若再不換腎,估計連年底都活不過去。許寧寧心頭一顫,覺得自己的那些陪伴,對於師姐的康複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她最需要的是進行後續治療和換腎手術的40萬元錢。而這筆錢,需要發揮大家的力量才能完成。
當夜,許寧寧便在天涯網上發了一個名為“一個尿毒症女博士的教授夢”的救助帖。然而,該帖的回複很冷清,也沒太多人捐款。怎麼辦?時間不等人啊!如果再拖延下去,王譽曄的性命岌岌可危!情急之下,許寧寧想到了王譽曄的研究生同學。這些同學大多數畢業了,有的繼續讀博士,有的參加了工作且有經濟實力,依靠他們的力量,師姐也許有救!
許寧寧很快加入了王譽曄的研究生同學群。他發現,王譽曄的研究生同學群裏共有33名同學。這個力量可不小,他心裏有了底。他把王譽曄的病情告訴了同學們,並呼籲大家一起救助王譽曄。因為同學們都在忙於奮鬥,這個群平時冷冷清清的,許寧寧的呼籲也如石沉大海。許寧寧不灰心,他在群裏不斷發著消息,還把王譽曄病前和病後的照片發到群裏,訴說著,請求著。漸漸地,首先看到消息的同學開始回應,並轉告給了其他同學。不久,33個同學都回應了許寧寧的呼救。
許寧寧聯合華師祁中山博士、王鈞博士等同學,精心策劃了一個“武漢義賣玫瑰”活動,想以義賣玫瑰的方式,為王譽曄募捐。他把義賣方案上傳到了群裏,並把義賣時間定在了2014年11月上旬。班長張同學第一個報名,表示自己一定會趕回武漢,參加這次義賣籌款活動。班長在群裏發言:“還記得畢業時我們一起舉著酒杯說,大家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要忘記這份同學情嗎?”在班長的帶動下,大家在群裏紛紛表示,一定會盡個人最大的力量回來,挽救王譽曄的生命。
全班同學分散在各地,想在11月齊聚武漢,談何容易?許寧寧想,有大部分同學到場就不錯了。令他意外的是,在日本讀博士後的沈同學,將論文答辯推遲了一個月,於11月2日趕回了武漢;在英國工作的石同學,向公司請假,11月6日趕到武漢;在深圳騰訊的朱同學,當他把請假的理由告訴部門負責人後,領導不但立刻批了假,還給了他一千元錢幫助王譽曄康複……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從11月1日到11月8日,王譽曄碩士班的同學幾乎都趕回了武漢!大家的目的隻有一個--我們曾經同學少年,無論在天涯海角,我們一個也不能少!看到這群風塵仆仆趕回的同學,許寧寧淚水潸然。大家和王譽曄博士同學一起準備義賣玫瑰活動。
2014年11月8日,一場雨讓武漢進入了冬天,最高氣溫隻有3℃。然而,在武漢市街道口群光廣場,卻有四十名博士和碩士,手捧玫瑰,在風雨中沿街叫賣著。他們將王譽曄的故事給每個路人講了一遍又一遍,許多人都買一枝玫瑰,再捐一些錢,希望王譽曄能早日康複。有一位20多歲的女孩捐了一百元錢,說:“是同學們的這份情義深深觸動了我。畢業至今,我覺得最值得懷念的就是大學的那份同學情,那份情義是一杯清可見底的水,又是一盅曆久彌新的酒!”火紅的玫瑰,像一顆顆火紅的愛心,湧動在華師,湧動在武漢。
群光廣場與校園兩次義賣玫瑰籌到了2萬多元,當許寧寧把這些錢交給王譽曄時,她淚如泉湧。但這些錢遠遠不夠啊!王譽曄的碩士班和博士班同學又為她捐了款,並發動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力量來捐助她。
11月24日,王譽曄住進了武大中南醫院透析治療,待找到合適的腎源再進行換腎手術。此時的王譽曄已經不再消極,雖然身體狀況依然不好,但她在微信中的語氣卻溫暖堅定:“同學們,有你們的愛,我怎敢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