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學子雨中賣玫瑰:同窗少年一個也不能少
小西
2014年11月8日,一場特殊的玫瑰花義賣活動,在華中師範大學校園和武漢群光廣場進行著。幾十位碩士和博士冒著寒冷的冬雨,賣出了一千多朵玫瑰。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學曆最高的一群賣花者,他們從天涯海角趕回武漢,目的隻有一個--救助患尿毒症的女博士王譽曄!因為我們曾同學少年,我們一個也不能少!
2014年4月16日清晨,華中師範大學曆史係博士生許寧寧正在食堂吃早飯,突然接到導師孫教授打來的電話:“王譽曄現在在陸軍總醫院搶救!”許寧寧驚呆了,立刻背起書包,朝醫院趕去。到了醫院,病床上麵色蒼白瘦削的王譽曄,讓許寧寧不忍直視。雖然身為王譽曄的同門師弟,但因年級不同,許寧寧和王譽曄並沒太多來往,他對王譽曄的印象也隻是停留在刻苦、勤奮、山東大女孩的層麵。許寧寧悄悄問在一旁陪伴的師母:“她這是怎麼了?”原來,今天早晨,王譽曄到食堂吃早飯時,突然暈倒了。同學們將她送到離學校最近的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醫生診斷後發現,她竟已身患尿毒症!醫生將她嚴重的病情告訴了王譽曄和她的導師,出乎意料的是,王譽曄很平靜,她笑了笑說:“其實,我早就知道了。”說完,兩串淚滾落臉頰--
王譽曄出生於1986年10月,父母都是山東省萊州縣朱橋鎮東王村的農民,王譽曄是家中老大,下麵還有一對雙胞胎弟弟。貧寒的家庭,讓王譽曄從小便養成了堅強和吃苦的性格,身為大姐的她渴望自己早日長成一棵大樹,為父母和弟弟們遮風擋雨。18歲時,王譽曄考入山東農業大學文法學院,本科畢業前,她發現本科學曆難找到高薪的工作,於是考上華中師範大學曆史係讀碩,並於2012年考上華師曆史文化學院博士。
王譽曄刻苦讀書,夢想著自己能成為華師的一名教師。然而,從2013年起,王譽曄發現自己的腳經常腫,起初她以為是走路多了,於是她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在校園代步。哪知,此後症狀非但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重。2014年3月起,王譽曄兩條腿都腫了,而且還出現乏力、呼吸困難、頭暈等現象。王譽曄有些害怕,悄悄去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做了檢查,當醫生告訴她已經是慢性腎衰竭時,她獨自在醫院的走道裏泣不成聲。慟哭之後,王譽曄冷靜地問醫生,自己還有治好的可能嗎?醫生告訴她,隻有換腎這一條出路,手術費用大概需要近四十萬。這個數字,對於王譽曄以及她靠種田為生的父母來說,就是個天文數字。如果父母知道自己需要這麼多錢來救命,他們一定會非常擔心,也會拚了命為自己四處舉債的。孝順的王譽曄不想讓父母為自己擔心,猶豫了很多天,她最終沒告訴父母以及任何人自己患重症的消息。直到她突然暈倒,病情才被發現。
在陸軍總醫院的走廊裏,師母歎道:“小許,你說王譽曄該怎麼辦啊?”許寧寧沉默片刻,說:“她不能這樣輕易放棄。雖然我是她師弟,但我比她大4歲。督促她治病就交給我了,不到最後,我不會放棄,她更不能放棄!”許寧寧擲地有聲的話,讓師母放心地點了點頭。也就是這句話,讓他從那一刻便決定扛起救助王譽曄的大旗,他希望每個人都能堅韌地活著。待王譽曄的病情穩定後,許寧寧離開了醫院,朝學校走去。他給王譽曄發了條短信:“師姐,請決不放棄!”
女博士身患重症,消息一下傳遍了整個曆史係和華師校園。老師和同學們都來醫院看望王譽曄,讓她不要輕易放棄。王譽曄的母親也趕到武漢照顧她。
許寧寧隻要有空,便來照顧王譽曄。他為她打飯,陪她聊天,每天為她帶去同學和老師的關懷,他甚至為她吹一首首舒緩的口琴曲,渴望為她驅走疾病的痛苦。出院後,他又在學業上幫助王譽曄。作為同學,這些關懷太多太厚重了,很快,王譽曄便覺得很愧疚,她說:“許師弟,你以後不用管我了。我……遲早是要死的。”許寧寧卻笑著說:“管不管你,不由你決定。雖說你是我師姐,可我還比你大四歲啊。從這個層麵講,我是你哥呢!”王譽曄拗不過許寧寧,隻得望著這個帥氣而陽光的師弟,展露出了久違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