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首席建築師(1 / 2)

惡寒歸惡寒,但該解釋的張易也沒含糊。

當即,張易擺出了一副教授的架勢,教導起了滿屋子的大佬們。張易的口才不怎麼樣,但那滿肚子的知識不是假的,隻見一個又一個專業名詞從張易的嘴裏蹦出來,說的這群大老粗一愣一愣的。

說道最後,滿屋子大佬的心中隻剩下了四個字:不明覺厲。

雖然不明白,但是覺得很厲害的樣子。

專業的知識大佬們聽不懂,但是一些簡單的東西大佬們還是明白的,建築說白了就是基礎材料加粘合劑,而像瓦片,玻璃啊之類的那都屬於附屬品,末世前的建築使用的是磚石和水泥,而張易這裏用的就是四喜磚和四喜泥。

四喜泥,顧名思義,就是摻入了四喜的泥巴。

四喜可以說是一種逆天的物質,摻入土磚使得磚頭堅硬無比,還能抗雨水侵蝕,用來築城牆完全沒有問題。

四喜泥也是如此,自然風幹之後結實耐用,完全可以充當粘合劑。

末世裏,一切行為幾乎都是以活下去為目的,重建安全城,城內的房子都是次要的,就算是搭個帳篷也沒人會在乎,最重要的東西是外麵的城牆。

堅城是人類抵禦喪屍的有利武器。

因為要使用四喜磚和四喜泥來築城,所以一切都變簡單了,建築工具有當然好,沒有也無所謂,秦始皇用民夫都能築起長城,沒道理南安這裏這麼多人,連個城牆都蓋不好。更不用說還有一群職業者可以用呢!

職業者可不隻是用來戰鬥的。

而且,說實話築城牆的難度真的不是很高,至少跟末世前那些稀奇古怪的建築比起來,築城牆要簡單多了。

築城牆隻需要四個字,高大,堅實。

俗話說的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一個人是有沒有真材實料,是真功夫還是假把式,拉出來練練就知道了,張易雖然隻是紙上談兵,但是言語中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性卻沒有一點假。

聽不懂歸聽不懂。

但從張易的侃侃而談,還有那份建城計劃書,以及四喜磚,四喜泥,所有人都知道張易是個有大才的人。

神隻是一種傳說。

在神之下,末世裏任何一個職業的評定通常都隻有四級,張易是末世裏的高級建築師,這樣的人物怎麼可能等閑視之。

一言堂的好處又體現出來了。

沒有商議,沒有你來我往的你同意,我不同意,爭來爭去,曾文成當即拍板,任命張易為南安的首席建築師,負責南安的一應建設任務,現階段主要負責南安城的建設,同時,還任命張易為後勤部的副官。

可以說,一秒之前,張易還隻是一個小蟲子一樣小人物,可在曾文成的一句話之後,張易一躍成為南安勢力的一條大龍。

首席建築師還好,這隻是個稱號而已。

有名卻沒有什麼實際的利益。

可負責南安城一應建設任務就有些了不得了,一個勢力的發展壯大是多方麵的,而對南安勢力這樣築城守民,類似國家一樣的傳統勢力來說,建設無疑是重中之重。

張易是有才,可負責一應建設任務可不是光有才就能行。

其實,論起利益來,吃虧最多的不是那些大佬,而是這些天頭都急白了的劉成邦。首席建築師隻是一個稱號,可後勤部副官卻是實實在在的官職。

張易當上了副官,自然會分走劉成邦一部分權力。

劉成邦對此倒是無所謂,說實話,要不是為了老爺子,這勞什子的後勤官劉成邦是早就不想當了。後勤官表麵上權力大,誰都得陪著笑,威風八麵,暗地裏卻不知道遭到多少人罵,還得整天被一群白眼狼盯著。

這樣的日子,哪有當個大頭兵自在。

要不是曾老爺子對他有恩,又特地把他叫到辦公室一番相談,無論如何,劉成邦都不會當這個後勤官的。

後勤官,嘿,外麵人都隻當後勤官是個香餑餑,實際上那就是個火坑啊,南安正處在百廢待興的時候,會讓後勤部出貪官嗎,真當老爺子不敢殺人啊。

劉成邦倒是領會到了老爺子的一絲深意。

張易隻是個小人物,沒提到的時候無所謂,提到之後,自然會有下麵的人去查,這些人精做事都謹慎著呢。

當然,查也查不出什麼。

能查出來的實都是張易沒有隱瞞的,張易做事可是十分小心,不隱瞞的事自然是不怕被人知道。

倒是有件事被翻了出來。

張易救了馬媛母子這事南安這邊可是知道的。

華夏的老人都特別有意思,對於子女這一輩,也許是出於傳宗接代的思想吧,格外看重兒子,對兒子是否能成器格外重視,可對於孫子孫女這一輩,卻對孫女特別疼愛,由表及裏,由眼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