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就是他(1 / 2)

對於熱鬧,張易向來是不吝於參與。

張易有著前世的經曆,很多東西都看的很開,很多時候,他都要表現的比普通人更加睿智,成熟。但事實上,他一直都有著一顆年輕的心。經曆的歲月多隻能代表一個人活的久,真正讓人老的是心。

心不老,人就一直都是年輕的。

而年輕人,對世界總是充滿著好奇。

這些天,張易一直都忙著修煉,研究,建築房屋,要麼足不出戶,要麼出門也是直奔工地而去,沒怎麼關心時事。

雖然張易是南安的工程部部長,地位奇高,可“搶糧行動”的消息他卻比誰都要知道的晚。

事情是這樣的。

所有人都以為張易知道這個消息,因為他畢竟是工程部部長嘛,“搶糧行動”這麼大的事他可能會不知道?就算他不知道別人可能不告訴他?雖然張易的確是不知道,但是所有人都理所當然的認為張易知道。

因此反而沒人跟張易說這件事。

等張易知道的時候,“搶糧行動”已經要開始了。

張易覺得無比鬱悶。

這感覺就跟小時候老師下課的時候說下周一要考試,而張易當時肚子疼,下了課沒等老師說完就跑了出去。

老師看見了,但老師以為別的學生會告訴張易的,所以就沒有多管,別的學生也是覺得總會有人告訴他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沒有特意向張易提這件事。

結果張易就悲劇了。

考試一點準備沒有,突然發下的卷子把張易弄蒙了,心裏一急把卷子做的比想象中還要差。

成績下滑會有什麼後果?

那就是老師家長攜手合作的三堂會審。

當學生的和當官的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經不起查。

上課老打瞌睡,是不是最近天天晚上躲在被子裏看網絡小說了?手機上交,以後不準玩了。五點放學,你怎麼六點半才回來?是不是放學不回家去網吧打遊戲去了?壓歲錢上交,這個月的零花錢也沒了。

知道了搶糧行動,張易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參加。

張易當然不會以工程部部長的身份參加,那就不是幫忙,而是添亂了。第一分身依然老老實實的在南安城裏忙工程,而本尊則戴上了奧特曼麵具,當了一天的遊俠。

遊俠不是什麼確定的身份。

這是對那些沒有固定工作,不在某一地方定居,也不像傭兵一樣接取任務,而是憑借自身武力在野外冒險的人的稱呼。

相比於傭兵,遊俠是自由的。

但自由也有自由的代價。

同樣是冒險,傭兵有團隊,有後援,接取任務完成後還能獲得報酬,而遊俠卻通常是孤身一人,在野外受了重傷基本就必死無疑,因為沒有同伴來救他,而一個重傷員想要自救基本沒有可能。

更不用說受重傷的時候還是在處處危機的野外。

當然,也不能說當遊俠不好。

孤身一人在野外活的有聲有色的遊俠也不是沒有,更聽說有遊俠在冒險中得到大機遇,從此踩著同輩人的肩膀走向人生巔峰。

隻是,那種事跟中彩票差不多。

有人隨手買一張就中了五百萬,可有人傾家蕩產,借了高利貸,賣了腎,最後還賠上了性命卻也不見得能中一塊錢。

末世降臨,傭兵和遊俠也應運而生。

尤其在南安城被炮平之後,軍事管製一步步撤銷,社會秩序一點點重建,一個安定的後方,和一個充滿這危險與機遇的外界環境,使得一大撥有武力,也想靠武力吃飯卻不願意加入規矩甚多的軍隊的人,選擇了成為傭兵和遊俠。

這次“搶糧行動”關乎甚大。

甚至可以這麼說,這個冬天南安該怎麼過,冬天過後南安能活下多少人,可能就要看這次“搶糧行動”能獲得多大的成果了。

不然南安也不可能出動三分之二的軍隊參與行動。

饒是如此,曾文成還嫌不夠。

為了增加搶糧行動成功的籌碼,曾文成不光以分配糧食為誘惑,征調百姓運糧,避免軍隊因士兵參與運糧而戰鬥力降低,還大量征召傭兵和遊俠。

民間有高手。

論軍團作戰,集體對抗,遊俠就不用說了,傭兵也不可能比得上軍隊。但在局部廝殺上,傭兵和遊俠有著更大的優勢。

軍隊是保護運糧的第一道網。

傭兵和遊俠則用來處理漏網之魚。

張易以一個遊俠的身份參與進去,一點也不突兀。張易臉上帶著麵具也不會有人多問,這年頭,隱瞞身份的人多了去了。

身著黑衣躲躲藏藏的人才是真的讓人重視。

而像張易這樣,光明正大的戴著奧特曼麵具,明明白白的告訴別人不想透露身份,別人反而不會太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