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餘明月顯然已經習慣了母親這樣的神情,所以隻是回了母親一個抱歉的微笑後,就把視線投向了前方。
現餘明月走時才用這種方式提醒她的孔玉,本就沒指望餘明月能有什麼肯定的回答,她無奈的笑瞪了餘明月一眼後,還是打趣著笑罵道:“你這丫頭,我們這不一直銀玲的事嗎,你就算要專心開著車,兩隻耳朵不還是閑著的呀?”
“哎呀,媽媽,我這不是開著車沒留神嘛。”餘明月吐著舌頭心虛的撒完了嬌,這才是邊開車邊正色道:“剛才見銀玲和舅母那個樣子,我心裏也是難受得不行,其實我還是”
餘明月本是想,還是像最初那樣,建議雇個保姆帶孩子就能把問題解決了。
但話沒完,突然就頓住了。因為到了這時,她隱隱有些明白孔明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了。
畢竟以餘明月對自己奶奶的了解,老太太雖現在老了是顯得比從前愛嘮叨,但卻不是一個喜歡給人添堵的老太太。
非但如此,老太太還是一個不喜歡管別人閑事,更不愛動不動就對別人家那些閑事指手劃腳品頭論足的人。
這次會主動起銀玲這事,一方麵是因為,兩家如今的關係雖不是一家人卻勝似一家,真的是非一般親戚間的親近;另一方麵,也是這些年來,老太太確實把銀玲當成了自己的親孫女般疼愛,不忍心看著丫頭受這種與娘分離的苦。
何況老太太就算是年輕的時候也算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如今又放下了那些起於早年的心結,家裏的境況也生了翻覆地的變化,所以她除了愛嘮叨一些,卻保持著通情達理的特質外,就連處事也更顯豁達了。
所以,她剛才應該確實是想到了主意,而且想出的這主意還有些讓她難以啟齒。
但,絕對不是為了要帶銀玲,就讓自己外公外婆一個留鄉下一個進城兩地分隔。
何況,當初外婆要獨自進城幫帶銀玲,結果卻被舅反對這事,家裏人都是知道的。就連不想進城同住是為了軍打算這事,以四個老人如今的感情,奶奶肯定也早就聽好講這些的外婆起過了。
可,要讓銀玲陪在舅母的身邊,去帶孩子的人自然也就得住在城裏,那麼奶奶她的意思,難道是要從軍這邊的問題上解決?
餘明月心裏做著這些分析,最終猜想到孔明英真正的意圖時,其實也隻是把這些信息在心裏過了一遍,不過數秒的功夫。
而且這次,雖想這些時是也有點分神,但卻還是謹記著自己正在開著車,並沒有完全走神。
看著餘明月話一半就停了下來,本就需要人接話才好繼續下去的孔明英,沒等幾秒就先忍不住了。
“嗨,你這孩子,要是有主意了你倒是快些呀。”
見孔明英一副心急的模樣,餘明月有些好笑。畢竟餘明月此時已經看出了老太太這是想借著大家一人表幾句,好到最後其他人的意見都被否決後,再把她那肯定有為難之處的‘好主意’提出來。
雖這樣,但餘明月還是很配合的笑道:“我還不就是以前那想法,就是讓我舅母去雇個保姆回家帶銀玲唄。”
一聽孫女竟還是這早被否決的舊主意,孔明英的神情也看不出是高興還是失望,但嘴上卻是反對道:“你這主意肯定不行。我像你外婆上次的一樣,這雇來的保姆就算是有千般好,但始終不是自己家裏的人,又沒親沒故的,人家怎麼可能真心的疼著我們家銀玲,倒還不如就把銀玲送回家讓她帶。這都不了,要是一個不好,雇到那種表麵功夫做得好,實則背地裏忒壞的,那最終受委屈可憐的還是銀玲。”
老太太到這裏明顯是來勁了,一口氣完後,就把年前從政府大院的劉老太那,聽的她們區裏那家兩口氣都工作忙,隻得雇了個保姆帶家帶才一歲多的孩子,結果都過了一年多了,看著孩子越來越自閉的兩口子,才現那保姆對孩子進行各種精神虐待的事情。
那保姆自是沒得什麼好下場,但這事當時可是嚇壞了很多雇保姆帶孩子的人家。
就連餘明月家裏的眾人,在聽到劉老太這曾經在仁義區當居委會主任,從而比一般人更有渠道得知詳情的老太太起時,也是唏噓不已。
不過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當時餘明月提出雇保姆帶銀玲時,羅正芬馬上就以這事為實例,有理有劇的提出了反對意見。
而餘明月,雖相信隻要在雇保姆的時候,好好注重挑選人品好的,肯定也出不了這樣的事情,可一是看著大家聽了羅正芬舉的例子都有些擔心,二是當時羅正芬主動的擔起了帶銀玲的責任,後邊銀玲的表現也明顯適合的很好,所以餘明月也就沒再提什麼雇保姆了。
可如今,看著銀玲今早的表現,餘明月才知道,銀玲這丫頭明明年紀這麼,卻是已經這麼懂事,竟然會隱藏起自己想念爸爸媽媽的情緒了。
這不,所以餘明月在剛才被孔玉問起時,就打算再提出雇保姆的提意。
結果再次提出時,顯然還是被今早有意圖的孔明英否決了。
而且在見到大家都沒好主意後,老太太也終於講出了她那個主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