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社會主義的建立和建設以及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曆史過程,因為漫長,容易給人造成遙遙無期甚至無望的錯覺,很多願意相信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人也半路撒手了,而那些還在觀望著馬克思主義的人更可能掉頭他向。這從反麵說明我們更要推崇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從而更有利於社會主義的建設,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2.就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原理概論》課而言,推崇馬克思主義信仰則更為重要。第一,從教學來說,教師和其他相關工作人員不信奉馬克思主義,則他們說出來的話和做出來的事很難一致,容易口是心非,理論上一套,實踐中另一套,講的是無私奉獻,幹的是隻顧私利之事。於是,理論失去了說服人的力量。同樣,如果學生抗拒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那麼他既不能認真聽講,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知識,也不肯認同馬克思主義原理裏的規律性認識和主張,這樣他能夠從這門課的學習中所得甚少。尤其是他即使掌握了專業技能,也可能做出對社會和社會主義事業不利的事情。教師要想教好這門課,學生要想真的能從這門課中學習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和培養出辯證思維方法,都應該信奉馬克思主義。
第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麵對的是我們豐富複雜的現實世界。我們每天生活的日常世界裏有各種各樣的事情在發生著,撞擊著我們,尤其撞擊著年輕的學子們。如何認識這個現實生活的世界,將來如何建立自己的生活和要在這個社會裏做些什麼,它都需要一個基本的態度、基本的立場,它直接凝結為一個最簡單直接的問題,你信不信馬克思主義。眾所周知,人的態度、信念和立場直接影響著人們看世界、看社會的視角,也影響著人們看過世界、社會和事件後得到的結論或答案。像馬克思本人,他出身律師之家,大學裏最初學習的是法律,後來轉學哲學。如果他按部就班,沒有對黑格爾哲學的好奇和而後的質疑,也沒有對勞動人民的深刻同情,他就可能是一個律師,是一個中產者,過著自己個人的富足生活,而不會投身到共產主義事業和運動中。他畢其一生,實現了哲學上的偉大變革,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運動發展規律和資本剝削的“剩餘價值”的真相,號召人們推翻舊世界,解放自身從而解放全人類,實現人的真正的自由全麵發展。然而他個人一生顛沛流離,生活窮困窘迫;也因為這個,他的多名子女都在貧困中疾病早亡,他本人也因貧病而逝。但是,馬克思和他的理論主張,成為全世界、全人類的華章,不管是在馬克思主義者那裏還是在他的反對者那裏。一個人具有怎樣的信仰,也直接影響著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對這個社會具有什麼樣的價值,做什麼樣的事情。
第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的人才。如果學生們都不信奉馬克思主義,即使具備了優秀的專業才能,也知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本觀點、基本方法,但是在信仰衝突、利益衝突麵前,他們都可能直接拋棄那些僅有的觀點、方法,而成為隻顧一己私利的人,甚至為了一己私利不惜損害他人的合法利益和社會大眾的利益,從而損害社會主義建設。是為資本主義社會培養一批英才,還是為社會主義社會培養人才,這關係到社會主義的命運和前途的大問題。推崇馬克思主義信仰,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是我國教育的根本目標。
三、怎樣才能確立人們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中,如何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這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且是一個十分迫切的現實問題。具體說來,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麵。
1.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的教學和宣傳,提升人們的理論認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的教學,既要把問題說清,還要把問題說透。這意味著教師自身既要信奉馬克思主義,又要有很高深的學術素養和學術造詣,能深入淺出,理論聯係實際,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它需要教師積澱豐富的知識。沒有深厚的學術素養,想回答一個問題,也多隻能從表象上去理解,或者隻是就事論事,不能全麵聯係,上下貫通,達到理論的整體性和發展性。同時,教師總是要關注國內外最新熱點問題和國計民生大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這樣的課程,不關心國內外大事,不關心國計民生,不關心人們的日常生活,就會跟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脫節,也會跟社會生活脫節,變成了本本,變成了隻是過去經驗的真理性認識,而不能用來指導人們的當代實踐生活,也不能實現課程設置的目標。此外,教師還要不斷吸收新的教學手段、研究新的教學方法,如可以采取PPT、多媒體以及各種視頻、動漫形式作為輔助教學的有效手段。當代學生,跟教師處在同一信息平台,甚至由於他們的年輕、好奇心和十分強大的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層麵可能比教師擁有更過硬的技術手段。教師雖然不必處處都比學生懂得多、掌握得多,但是,教師如果比學生懂得多掌握得多,包括信息技術手段方麵,則更有利於教學。總之,理論課的教學,既要麵對學生,又要麵對課本和課本背後的理論體係,還要麵對當下的社會現象和現實。要想做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不管怎麼難,隻要努力去做,對促進學生樹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