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輕的時候,你必須要培養自己的人格,發展自己的個性,最要緊的是立刻去做你所願意去做的事情,並決定改正自己的錯誤。也許你沒有膽量,不能堅持,沒有魄力,不能決斷,你非竭力磨煉修養不可,你應該確信上天賦予你一種權能,使你擁有完全改正這些錯誤的力量,而且深信這是必要的。如果你真能做到這一點,你的錯誤也就會在無形中消失,你會發現自己經過這樣一番改進之後,已經渾身是力,無事不可成功了。美國偉人之一的格蘭特先生就有這樣的好習慣,他做起任何事情來總是自信必能成功,從不自暴自棄。遇到危難時刻,你應該當機立斷,絕不徘徊躊躇,遲疑不前。如果你能夠學得美國曆代偉人如林肯、華盛頓、格蘭特等人的果敢勇毅,你的前途一定希望無窮。一個勇往直前的領袖人物隨處都將受人歡迎,在他的字典上絕找不出一個“怕”字,他對於任何事情隻知埋頭去幹,永不退縮。一個人到了緊急關頭,便退縮不前,意誌消沉,一定會闖下大禍,必敗無疑。相反,如果你的意誌永遠堅定,信念始終不發生動搖,結果一定能成功。因為意誌偶爾動搖,無異替敵人造成一個征服你的機會。
8.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
菲爾·強森的父親開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兒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他將來能接管這家洗衣店。但菲爾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懶懶散散,提不起精神,隻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工作則一概不管。有時候,他幹脆“缺席”了。他父親十分傷心,認為養了一個沒有野心並不求上進的兒子,使他在員工麵前深覺丟臉。有一天,菲爾告訴他父親,他希望做個機械工人,到一家機械廠工作。這位老人十分驚訝。不過,菲爾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他穿上油膩的粗布工作服工作,他從事比洗衣店更為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時間更長,但他竟然快樂得在工作中吹起口哨來。他選修工程學課程,研究引擎,裝置機械。而當他1944年去世前,已是波音飛機公司的總裁,並且製造出“空中飛行堡壘”轟炸機,幫助盟國軍隊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他當年留在洗衣店不走,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親死後,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如果這個年輕人在選擇自己的工作時,盲目地聽從別人的建議,那麼這個年輕人的名字也許將永遠消失在曆史的煙塵中。
興趣永遠是人生最好的老師,如果你喜歡你所從事的工作,你工作的時間也許很長,同樣你也會感覺那不是一種折磨,反而是一種享受。
愛迪生就是一個好例子。這位未曾進過學校的送報童,後來卻使美國的工業生活完全改觀。愛迪生幾乎每天在他的實驗室裏辛苦工作18個小時,在那裏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為苦。“我一生中從未完整休息過一天,”但愛迪生宣稱,“我每天樂趣無窮。”每一個從事他所無限熱愛的工作的人,都可以成功,而一個人在選擇職業時最大的悲劇則是從來沒有發現自己真正想做些什麼,所以那麼多人在開始時野心勃勃,充滿玫瑰般的美夢,但到了40歲以後,卻一事無成,痛苦沮喪,甚至精神崩潰。事實上,有很多人花在選購一件穿幾年就會破掉的衣服上的心思,都遠比選擇一件關係將來命運的工作要多得多。他們往往不能聽從自己的心聲,不了解自己的興趣,依據別人的評判做出事業的選擇,結果最後一事無成。
有一位很有藝術天賦的人在大學時每天都花很長時間練琴。畢業後,他順利申請到了獎學金繼續深造。他仍每天苦練8~10個小時的琴。一年之後他卻整個人都變了。他申請到最好的音樂學院的獎學金,但隻讀了8個月就中途輟學了,他之所以做出決定,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常常得在不同的聽眾麵前演奏,並接受各類批評。他得到的批評不一而足,有的批評極為中肯,有的批評卻流於惡意攻擊,他卻因此而一蹶不振。他深陷沮喪,已有很長時間沒有碰他心愛的鋼琴了。不管朋友怎麼勸,都沒法讓他釋懷。那些無謂的批評像利劍一般刺入他的心中,他在心理上無法對惡語設防,因而喪失了追求夢想的勇氣。
這樣一個有天分的年輕人卻因為盲從別人的評判而最終過起了與自己的心願大相徑庭的生活。放棄自己所喜歡的職業,輕則失去了自己更臻完美的機會,重則危及自己的健康,讓自己痛苦一生。你在選擇職業時,一定要記住:“決不要為了別人的喜愛,去選擇適合別人的工作或生活目標。否則,將是你失敗和不幸的開始。”在一座小城裏,住著一個的年輕人,以賣炊餅為生。他白天賣炊餅,到了晚上,便吹笛子自娛自樂。因此,天天晚上,悠揚笛聲都能從他的屋裏飄逸出來.他活得很自在,也很快樂,臉上時常掛著笑容。他的鄰居是個大商人。覺得他為人老實,就借給他一萬貫銅錢,叫他做大生意,不要再賣炊餅了。從此。這個賣炊餅的人便白天忙生意,晚上忙算賬。隻聞他屋裏算盤響,再也聽不到悠揚悅耳的笛聲了。他在白天做生意時,心情也不好,既害怕出差錯,又擔心虧本。過了些日子,他實在不願再過這種心無寧靜的日子了。於是,他把錢如數還給鄰居,又做起賣炊餅的小生意來,每逢晚上,他的屋裏又傳出了美妙的笛聲。做大生意固然能帶來充足的物質享受,但卻不是人人都能做,人人都適合的。有的時候,你必須知道自己隻是普通沙粒,而不是價值連城的珍珠。不要抵製不住外界的誘惑而過不適合自己的生活。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軌跡,挖一口真正屬於自己的井,而不要望著別人桶裏的水止渴,這才是理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