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葉兩家的接劍大典之所以令一班江湖人趨之若鶩,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能觀看兩家弟子的比武較技。好多人固然是覺得熱鬧好看,更多有識之士是抱著觀摩學習的態度而來,希望能從中獲益。
兩大家族的子弟都是自幼習武,一到滿了十周歲,便有資格參與接劍大典。比武環節分為幾個階段:十歲到十三歲的分到一組,十四歲到十七歲分為一組,十八歲到二十歲分為一組,二十歲以上的便沒了年齡限製。兩族中的子弟混到一起,以抽簽的方式來選對手。也許是薛家子弟和本家子弟對壘,也許是葉家子弟和本家子弟對壘,也有可能是薛家子弟應戰葉家子弟。在本年齡組內拔得頭籌的,就可以晉級到高的年齡組內,無論勝敗,都將獲得家族中前輩高手的垂青,並能得到其悉心傳授,所以這些孩子們都卯足了勁,想要得到這個好的機緣,更想在這群雄畢至的大會上揚名立萬。
最先登場較技的是十歲到十三歲的一組。幾十個孩子雖高矮不齊,有的甚至還能讓人看到沒擦淨的鼻涕痕跡,但卻都揚眉立目,早早的便透出江湖子弟的勃勃英姿。幾十個孩子齊刷刷站在演武台上,向著台下抱拳施禮,齊聲喝道:“行俠仗義,不分長幼。躍馬江湖,舍我其誰!”雖聲音稚嫩,但卻已是豪氣隱現。
台下眾人轟然喝彩,不住的交口稱讚,由衷欽佩這些孩子雖年紀又小,卻已透出武林望族的大家風範。
為了公正起見,抽簽過程中,由來觀禮的幾個江湖朋友手執簽筒,讓孩子沒從中抽取。
兩個薛家的孩子都抽到了帶有“天”字的竹簽,於是互相施罷禮,便戰在了一起。因為怕孩子們拿捏不知分寸,所以比試使用的乃是木劍。這兩個孩子一個十一歲,一個十二歲,本來是很要好的兄弟,但到了這演武台上,卻也都拋開了昔日的情誼,一絲不苟的拚鬥在了一起。
孩子究竟與成人不同,差了一歲,在體質心智等方麵就會有明顯的差別。二人你來我往,鬥了十幾招之後,年紀略小的孩子便被對手一劍斬在肩頭,好在木劍無鋒,隻是把那孩子打得摔倒在地。這孩子雖幼,卻是硬朗的很,翻身爬起便想再戰。這時公證人卻及時喝道:“勝負已分。薛勁鬆勝!”
那叫薛勁鬆的孩子臉露喜色,衝著台下一抱拳,就想伸手去拉對麵的那孩子。哪知那孩子猛一揮手,甩脫了薛勁鬆的手,氣咻咻的走向後麵,惹得台下眾人哄然大笑。
了緣師太搖頭歎道:“連這些孩子都過早的被名利熏染了!”
演武台上雖是一些小孩子爭來鬥去,但卻因其一招一式中規中矩,已隱然有了名家風範,竟也讓眾多見多識廣的江湖豪士由衷讚歎不已。林錯心道:“無怪薛十五那般驕傲,薛葉兩家能夠立足江湖百年而威名不輟,靠的確實是實力而不是運氣。”
經過了一個多時辰的較技,最終一個叫薛勁草的孩子脫穎而出。這孩子雖隻有十二歲,卻是硬朗的很,額角雖被對手的木劍砍破,淌了一臉的血,卻是一聲不吭,由長輩簡單的包紮之後,又隨著下一個年齡組的孩子來到台上,進行下一輪的抽簽比試。
因為年齡稍大,招法運用也嫻熟了許多,因而武器也換成了精鋼劍,隻是沒有開鋒而已。這時的比試和剛才比起來自是更加精彩,台下的喝彩之聲也越發響亮了。
薛勁草雖在他的年齡段裏拔得頭籌,但到了這一組,卻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抽簽時他和葉家一個十五歲的孩子對陣,不到十招,便讓對方打落了長劍,就此敗下陣來。但他卻也算是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受到葉家一眾長輩的稱讚。
這個年齡段的比試過程中,有幾個孩子受了傷,最嚴重的一個小臂折斷,直疼得這孩子冷汗涔涔,眼淚在眼眶裏打轉,但卻硬生生忍住,沒讓眼淚落了下來。
葉杭今年十六歲,正處於這個年齡段,他的心智雖然還不如上各年齡段的孩子,但武功卻是其他孩子難以望其項背,幾輪下來,他已經戰敗了所有對手,毫發無傷地進入了下一個年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