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初入明營(1 / 3)

時間倒回到順治三年的七月,駐兵鍾山,劍指賀州和永州的李定國,迎來了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客人。而漢人的命運,也由此一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七月十四日,鍾山山腳下。來了一群十分奇怪的人。其中一個拿著比自己還高一頭的大槍的少年興奮地叫道:“我們終於到了鍾山了。”說完了居然很臭屁的背起了一位偉人的詩:“鍾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蠢貨。”他身後一位20來歲,英俊的堪比潘安,勝似宋玉的書生,用手裏的扇子狠狠地在少年腦袋上敲了一記,才笑著說道:“熙官背的詩倒是沒錯,不過呢,這個鍾山,卻不是詩裏麵的那個鍾山。去,做五百個俯臥撐,做不完不許吃飯。”少年憨笑著撓著腦袋道;"吳大哥。這個詩呀幹呀的,太難為我了。不過說到打仗,排兵布陣,那才是我的強項呢”

這句話自然引得他身邊一個少女的不滿,少女一把揪住少年的辮子,惡狠狠的教訓道;“你呀,給你點顏色你就開染坊。不知道是誰和趙大哥他們打賭排兵布陣,連褲子都輸掉了。”

這一行人,自然就是從貴州吳三桂處回來的吳應熊,吳大世子一行了。吳應熊對自己的便宜漢奸老爸可是毫不客氣,不僅將目前在老爸軍中的一批良將,如趙良棟,李雄飛等人都要到了自己麾下,還從吳應熊的關寧鐵騎中,挑了五百作為自己的親衛隊。不過這時候,這兩個人在吳軍中的職位還不是很高,僅是個小小的參將而已。而從貴州到廣西的一路上,吳大世子則是按照他在21世紀的特種部隊訓練方法開始對這些人開始了嚴酷的訓練。同時,吳氏幹校,也擴大了招生規模,趙良棟,李雄飛,白天林,宋景豐等將領,被吳應熊捉去,開始對其思想進行了最正規的紅色教育。

笑話,趙良棟可是在吳三桂反叛後做了鐵杆漢奸,現在不把他抓在手裏洗腦,到最後還不得把吳大世子的腦袋砍了獻給糠小麻子啊。不過好在趙良棟和李雄飛都是直性子,再加上吳大世子給他們講的比他們先進幾百年的軍事理論,本就是軍事迷的二人自然對吳世子言聽計從,奉為天人。再加上吳大世子對待二人,就像對待自己的兄弟一樣,二人哪還不拚了命的對吳大世子忠心耿耿。

閑言少敘,扮作商隊的眾人,在距離中山將盡30裏的同鄉落腳後,吳大世子就帶著趙良棟,洪熙官,雲娘以及二十個親兵來到鍾山下踩盤子。也就發生了上麵的一幕。

看著洪熙官叫苦連天的做著俯臥撐,幾個人自然是哈哈大笑,笑罷,趙良棟突然神色嚴肅的對吳應熊道:“世子,我們就這麼上山見李定國嗎?”

吳應熊笑道:“當然不是了。世子我已經給李定國準備了兩份大禮。”

趙良棟奇怪的道:“世子,我們此次來,並沒有帶任何禮物啊。”

吳應熊用手製止了趙良棟,用手一指前麵的山,擺了幾個手勢,正是吳應熊教給這些人的戰鬥手語。後世兵器時代的特種部隊,為了防止戰鬥中泄露戰鬥秘密,都使用這種特定的手語進行聯係的。趙良棟知道吳應熊是要考校自己的本事,自然也用手語和吳應熊交流了起來。

吳應熊:“咱們二十多個人,奇襲李定國的軍營,兵分兩路,你我各帶一路,到李定國的大帳中彙合。”

趙良棟:“好的,隻是潛入嗎?要不要留活口?”

吳應熊:“盡量不要傷人。對李定國,隻能活捉。”

趙良棟:“我觀察了一下,李定國的軍營,應該駐紮在狀元峰上。狀元峰西邊是峭壁,我帶兄弟夜裏從峭壁摸上去,應該不是問題。”

吳應熊:“好,我帶雲娘和熙官從東邊摸上去。”

趙良棟:“好,入夜以後,開始行動。”

吳應熊:“三更準時在李定國大帳會合。”

入夜以後,李定國軍的大帳中,幾個守夜的士兵,輪流的走來走去,幾乎填補了所有的視覺死角,而躲在樹林中的吳應熊,心裏則是無比的佩服:“李定國果然是牛人,他帶出來的軍士,連晚上的哨崗,都那麼的專注,害得老子都無機可乘。”

而他身邊的洪熙官和雲娘,則緊張的有些沉不住氣了。動來動去的。好在吳大世子還是比較能夠沉得住氣,好幾次都用手勢阻止兩個人的動作。

吳大世子借著軍營裏的火光,仔細的看了一下後,基本上已經看清楚了李定國帥營所在的位置後,對洪熙官和雲娘道:“你們去摸三個舌頭回來。用布把舌頭的嘴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