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魯特蒙古,也就是曾經在大明時期創造過土木之變的瓦剌部落,原居住於葉尼塞河上遊八河地區,人數眾多,有若幹分支,各有自己的名稱。成吉思汗立國時,忽都合別乞領有四千戶。與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有世婚關係,在蒙古國中一直享有“親視諸王”的特殊地位。14世紀時,以元朝皇室衰微,遂乘機擴大實力,積極參予各派係紛爭。在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分領瓦剌時,瓦剌實力相當強大,時稱“四萬衛拉特”。
明朝末年,厄魯特蒙古分裂成綽羅斯也就是準格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個部落。
準格爾在明末以後,逐漸的強大起來。並且控製了現在的新疆,西藏等地區。而在明末清初的時候,這支蒙古人正有一個叫做巴圖爾的蒙奸當政,這位巴圖爾,對沙皇老毛子是一萬分心思的討好,甚至到了如果沙皇哪天屁股上長了痔瘡,他絕對會毫不猶豫的獻上自己舌頭的地步。可惜,他的毛子主子並未因為這條狗的忠誠就放棄對他子民的殺戮。可是,巴圖爾是翻遍世界史書都難找到的超級大賤人,受虐狂,你越打他,他就越拚了命的討好你。
這個賤人對於他的朋友,卻是另外一個態度了。從崇禎年間起,這個老賤人就不斷地派兵騷擾中國邊境,搶掠漢民的糧食,強行擄掠漢民為奴,對中華民族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這個老賤人後來還生了個兒子叫葛爾丹,這個家夥,那些為滿清十二帝歌功頌德的清鼻涕們再熟悉不過了。這貨勾結沙俄,屢犯我國邊境,我們的麻皮金龍糠稀大帝忍無可忍,帶了幾十萬人去到漠北狠狠的教訓了這貨一頓,也算幹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件對得起中華人民的好事。
吳大世子在心裏整理著自己後世對這隻蒙奸部落的資料,同時也感覺到了自己對當前情報的匱乏。以後,自己一定要在北方建立一套晚上的情報係統。吳大世子在心裏暗下了決心。
“糧食,”吳大世子通過前世的記憶,很快得知了準格爾出現在廣西的目的。現在正是小冰河期的末期,這一時期,氣候的驟然變冷,連全球最大的蘇必利爾湖都凍得和冰棍一樣,北歐那群因長期食用駝鹿而被稱為駝鹿終結者的挪威人和瑞典人,幾乎因為糧食的歉收而退出曆史舞台。
受災的並不僅僅是那些金發碧眼的歐洲人,在大明朝,因為糧食的歉收,中原大地赤地千裏,餓殍遍地。李自成和張獻忠這批造反狂也趁此機會揭竿而起,直接把大明王朝扔進了曆史的煉人爐中,也斷絕了資本主義在中原大地的最後一線生機。就連遊牧民族的準格爾草原上,由於氣候異常寒冷,牧草數量減少,大批的牛羊都被凍餓而死,廣大牧民也飽受著饑餓的威脅。於是,富有國際主義同情精神的八大皇商,就開始勾結那群軍隊中的將領,要他們也充分發揮國際同情心,克扣戰場上軍兵的口糧用以接濟這些嗷嗷待哺的馬背上的強盜和餓狼。
想通了此點,吳大世子不由得豁然開朗,八大皇商的那慈祥的麵容,也映入了吳大世子的眼簾。這八位奸商盡情的揮舞著鋤頭和板鍬,挖倒了大明的城牆,之後,賊心不死,又投入到了拔滿清羊毛的瘋狂洪流中。以至於後世某個姓賴的走私狂,每次行動都要對這八個家夥的畫像上香跪拜,並將其奉為他們行業的祖師爺。
隻見吳大世子興奮地抱住身邊的李玉,像個小孩子一樣大聲嚷嚷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李玉給了吳大世子一記衛生眼,“你知道什麼了?瘋瘋癲癲的。虧你還是我大哥的副帥呢,一點穩當勁都沒有。”
就在這時,隻聽見城外一片嘈雜,吳應熊大驚,心道是韃子的援兵?想到此處,吳大世子臉色大變,慌忙命令整軍備戰。正在頭腦中飛快思索對策的時候,就聽見城外有人大吼道:“我們是西寧王的隊伍,劉帥,你們在哪裏?”
吳應熊聞言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同時用手摸了一下砰砰幾乎跳出自己胸膛的小心肝,心平氣和後,才命令趙良棟帶人打開城門迎接支援自己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