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李定國的部將王大寶押著一個五花大綁的年輕人來到吳大世子麵前的時候,吳大世子突然感覺天雷滾滾,驚天地泣鬼神,讓人欲哭無淚。
時間回到一個時辰以前,在鹿寨駐兵的孫虎臣,看到陽朔城的火光,聽到了陽朔的呐喊聲,知道王大胖子遭遇了敵襲,慌忙派自己的兒子孫延齡帶兵救援,不幸的是,這支軍隊在救援途中與王大寶帶領的軍隊相遇,在人數幾乎一樣的情況下,孫延齡的軍隊一觸即潰,大批的軍隊潰逃,孫延齡也做了大明軍隊的俘虜。而這場戰鬥,居然隻持續了不到一個時辰。
事到如今,吳應熊總算明白曆史上為何孔有德老漢奸隻和李定國相持不到一個月就兵敗如山倒,被李定國抓住挫骨揚灰了。這兩支軍隊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嗎。而對於自己以後的情敵孫延齡,吳大世子的心胸顯然裝不下航母,直接就派人把他的腦袋砍下來當球踢了。
在陽朔休整一天後,吳應熊留下了2000人守城,帶領剩餘的10000人,加入了鹿寨的包圍圈。原來早在昨晚,陽朔之戰打響以後,李定國就親自率領5萬軍隊,把鹿寨包圍了個水泄不通。鹿寨以前的駐軍有兩萬多,不過昨天有一萬人被孫延齡帶著來救陽朔,這些人被王大寶殺散以後,隻有很少的一部分逃回了鹿寨,剩下的要麼逃往桂林,要麼直接被李定國的軍隊或俘虜,或殺傷。因此,鹿寨裏麵,現在隻有不到一萬人尚在孫虎臣的帶領下負隅頑抗了。不過,孫虎臣可比他那個白癡兒子和大舅子強多了。在這一天裏,孫老漢奸借著有力的地形,已經打退了李定國的三次進攻。
當吳應熊來到陣前的時候,李定國已經開始發動第四次進攻了。戰鼓聲震天,雨點般的箭矢,磨盤大的石頭,滾燙的火油,如暴風驟雨一般從頭頂上的鹿寨砸下來,而衣衫襤褸的李定國軍卻悍不畏死,用血肉之軀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衝鋒。前麵的人倒下了,後麵的人就踏著戰友的屍體繼續前行。通往鹿寨的山路上,已經布滿了大明士兵的屍體。
看著眼前慘烈的戰爭場麵,吳大世子的心裏不由得一酸,這一場仗打下來,不知有多少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兒子,多少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親,多少婦女,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啊。而這些,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不過對於吳大世子這樣性格堅定的人來說,悲傷不過是一時的事情。吳大世子迅速從悲傷的情緒裏恢複過來,開始仔細的查看鹿寨的地形。這也是吳大世子在二十一世紀養成的習慣,每到一個地方,都習慣性地把當地的地形查看一遍。
鹿寨是一個在蒙山山脈小山包上的宅子,三麵是幾乎直上直下的懸崖,一麵是隻容一人通過的羊腸小路。如此一來,敵人從下麵進攻,就像給上麵防守的一方添油一樣,隻要防守一方守城物資充足,那麼即使千軍萬馬,也休想通過鹿寨的防禦。
看完地形,吳大世子心裏有了底,知道是飛熊軍發揮能量的時候了。而趙良棟這個老丘八,一看有仗打,直接脫掉外衣,紅著眼就要赤膊上陣,卻被吳應熊攔住了。李定國軍的傷亡還在不斷的呈幾何數一樣的增加,吳大世子卻冷靜的繼續看著己方的弟兄在前麵拋頭顱,灑熱血,一語不發。
“吳大哥,讓飛熊軍上吧。”洪熙官忍不住說道。“再等等,敵人還未疲,現在不是進攻的最佳時機。”吳大世子說完,就不再言語,剩下飛熊軍的一幹將領,急得轉來轉去,焦頭爛額。
一個時辰以後,就連最有耐心的李玉,也有些等不及了。可是吳大世子隻是雙眼看著戰場,一語不發。表麵上心靜如水的吳大世子,其實心裏比誰都著急的,好幾次他都舉起拳頭,想要命令飛熊軍發起衝鋒,但是卻一次又一次的將拳頭放下。在吳大世子的心理,充分了解飛熊軍的價值,這些人全是軍隊裏的精英,真的是死一個少一個。所以,吳大世子必須減少飛熊軍的傷亡。即使用三名普通士兵的生命,換取飛熊軍的性命,吳大世子也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