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白馬義從】(中)(1 / 2)

“劉先生隻要攜這枚令牌就可以控製這支所向披靡的幽州鐵騎。”何傑激動的勸說,雙眼眨都不眨的盯著比自己高出半個頭的劉備。

三國史上大名鼎鼎的白馬義從,讓劉備不禁在心中流口水。望著手中檀木令牌,他真的有股衝動,恨不得立刻占有這支騎軍。但是同時想到,既然軍隊是公孫瓚所建,又怎麼會因為這枚令牌而聽憑自己調遣。這事情是明擺著的,沒有公孫瓚親自下令,誰也控製不了這支勇悍的騎軍。隻是奇怪的是,這麼一支騎兵,公孫瓚在邊境作戰為什麼沒有帶去?

“劉先生,以為如何?”何傑見劉備陷入沉思,以為對方在思考這件大事,當下催道。

“是個好主意,不過,行不通。門口等我。”劉備說著轉身直奔前院大堂。當其將令牌交還給公孫瓚並表示感謝時,對方頗感驚訝。一時不知道說什麼是好,頻頻點頭將劉備送至院門口。

公孫瓚回到大堂,正要責問司馬懿,對方便先開口承認了錯誤。

“在下疏忽,請主公責罰。”

“罰有什麼用!”公孫瓚沒有好氣,跪坐在席前飲悶酒,看到司馬懿不請自坐在對麵,不免更加氣憤。剛才還說的信誓旦旦,把握十足,現在卻是萎了。

“在下忽略了劉備是個聰明之人,他定然是想到‘白馬義從’由主公一手創建,並不會因為他擁有刺使令牌而能竊取指揮權。這才送還了回來。”

“你還在說!劉備根本沒有率兵去打鮮卑的想法。鮮卑鐵騎六十萬,劉備趕用三千去拚?”公孫瓚越想越氣,當初怎麼就相信了這個輕狂的酸儒。

“主公。按先前在下的分析,在此國難當頭,誰率先領兵抗擊鮮卑,不論勝負,都能在朝野建立極大的聲望。在下還是建議主公親自統軍。”

公孫瓚不禁好笑。還打?二十八萬大軍剛從手裏蒸發,現在率三千過去,豈不是自尋死路?上一回可以趁亂逃回來,這一回就不一定會有這麼好的運氣。一時慶幸上次出征前留“白馬義從”守薊城是正確的決定,要不然也可能有去無回。他現在就剩這麼一點家當。

司馬懿自從進入州府,一直在勸公孫瓚領兵再去抗擊鮮卑。他的理由很簡單,鮮卑大滅漢軍二十八萬,這是東胡史上前所未有的勝利,麵對此“豐功偉績”,鮮卑軍已然成了驕兵。兵家雲,驕兵必敗。漢軍雖然大敗,落下國恥,已然成了哀兵,但是哀兵必勝也是至理名言。

隻是公孫瓚雖然是梟雄,也隻是一郡一州的小梟雄,不是堪稱國賊的大梟雄,所以缺少那股執著而勇猛的“梟勁”,更缺少獨到的眼光。加上他真的是被鮮卑打怕了。二十八萬大軍在他手中覆沒,鮮卑鐵騎的剽悍已經深深的烙進了內心深處。他對上次的戰爭失敗的評價隻有五個字:鮮卑不是鳥丸。

“本帥依舊不明白,你是如何肯定劉備會來幽州?”公孫瓚忽然好奇起來,因為劉備的到來他是剛得到通知的。何以麵前的書生一個月前就知道?

“在下說來主公必然會相信。”司馬懿以頗神秘的語氣道。

公孫瓚冷然抬頭盯著對方,目光森然如刀子。司馬懿忙道:“直覺。”

公孫瓚正要破口大罵,北疆哨兵臉色驚駭的奔進大堂,呈上竹簡。“報!潘城失守!”

公孫、司馬二人巨懼。潘城離邊界百裏之遙,加之有長城護衛,怎麼可能會失守?“烽火台沒有示警?”

“烽火台早已沒有駐軍。”哨兵上氣不接下氣的道。

“扯謊!長城烽火台時時刻刻有哨軍駐守,怎麼可能沒……”公孫瓚拍席而起大怒,話吼到一半就戛然而止。他突然回憶起來,長城烽火台的哨軍在上次大敗中被鮮卑全部屠盡。如今的萬裏長城烽火台已經形同虛設,幽州境內的長城已經失去了示警的作用。

“鮮卑出動多少大軍?”司馬懿關切的問。這才是重要的核心。如果是大軍入侵,那麼鮮卑已然是撕破了和親協議,不隻潘城,整座幽州都會麵臨危難。

“不到一千!”哨兵肯定的回稟。

公孫瓚大怒,一腳踢翻案席。“廢物!盡是廢物!緊守城門,鮮卑騎軍不能攻城,怎麼能攻入城?”

“主公,竹簡上說什麼?”司馬懿迫不及待的問。

“這是潘城縣令受鮮卑首領指使所寫,讓小的快馬送來,讓大人過目。”

公孫瓚看到手中握著的一卷細竹簡,緊張的拆開一視,盛怒不已,將竹簡狠狠的砸在地上,立時竹片散落。“可惡的鮮卑人!竟然要屠城!”

司馬懿撿起竹片一一細看,頓時計上心頭,不禁大笑。公孫瓚冷目相對,隻要對方再不停止笑聲,就立即將其拍死在掌下。

“哈哈……哈哈哈哈……你先退下!”司馬懿咧嘴笑著,絲毫不懼幽州刺史的陰冷表情。見哨兵已經退去,司馬懿拱手賀道:“主公。您崛起的大好時機終於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