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狼群與強盜(文)(2 / 3)

安歸收了馬刀,嘴裏呼呼地喘著粗氣:“這還叫好對付?”

“比馬賊好對付多了。”哈倫多說。

話音剛落,就聽前麵一匹馬長嘶一聲,前蹄一軟,竟陷進了一個三四尺深的雪坑裏,動不了了,馬背上的手力對此毫無妨備,被一下子掀下馬來,跌在雪地上。

那手力爬起來罵了一句,踉踉蹌蹌地奔上前,將馬背上的行李卸了下來,玄奘也帶著弟子和手力們上前幫忙。

雪坑頗深,馬顯然受了傷,動彈不得。一行人想盡辦法,也沒能把它給弄出來。

“這坑一看就不是天然形成的,”索戈繞著那匹可憐的馬轉了一圈道,“我看咱們還是快點上路,別管這匹馬了,不然等遇到馬賊就晚了。”

已經晚了!他的話音剛落,就聽到“汪汪”的狗叫聲,與此同時,在他們的南邊,驟然傳來打雷般的聲音!這聲音越來越近,挾帶著一股疾風。

龜茲士兵們的臉上登時變色,他們聽得出來,那是無數匹戰馬疾馳而來的聲音!幾名膽小的手力已經驚得麵如土色。

大股的騎兵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突厥人,他們才是真正的野獸。西域的劫匪大都隻搶錢不殺人,而突厥馬賊不但搶錢,搶糧,搶人,他們還喜歡殺人,屠城這種事情一直都是他們最喜歡幹的,鐵騎過後,身後便會留下一片白地。

這些戰馬和它們的主人很快便出現在眼前——浩浩蕩蕩,足有兩千餘騎!從遠處看,黑壓壓鋪地而來,真如一陣旋風般,將這支小小的西行隊伍團團圍住。

玄奘注視著他們,看打扮,果然是一群突厥人,彎刀跨馬、殺氣騰騰!

突厥人自稱自己是草原上的狼,這個稱呼既代表了突厥騎兵來去如風多變詭異的群狼戰術,又刻畫了突厥人勇猛噬血的彪悍性格。因此,他們的可汗以金狼為圖騰,稱霸一時。

現在,這支隻有三十多人的西行隊伍,就像是草原上的一隻孤羊,偏偏遇到了一群餓狼,毫無還手之力!

哈倫多心裏暗暗叫苦,剛才高興得太早,大話說得也太滿了。看這架勢,今天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

伊薩諾的臉色也變得極其難看,他有過淩山的經驗,卻沒有應付馬賊的經驗,何況是這麼多的馬賊!

索戈抽出身上的馬刀,被玄奘按住,眼前的馬賊足有兩千騎,這樣一支騎兵隊伍,若是野戰,足以對抗任何一個西域國家的主力部隊了,他們這支小小的馬隊,硬拚完全是送死。

對玄奘而言,即便所有的財物都被馬賊掠走,自己的西行之路還要繼續下去,被搶與布施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這一次,他隻希望能保住大家的性命。

他極力定下心來,默默打量著這群馬賊。這一看,還真讓他看出了點問題——

這些人雖然都是突厥裝束,卻可以從發飾和著裝上看出明顯的區別,似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部落臨時拚湊在一起的。

這並不稀奇,突厥從來就不是統一的國家,最多隻能算是個部落聯合帝國,東、西突厥均是由很多大大小小的部落組成,內部結構十分鬆散。所有的突厥人都屬於自己的部落,屬於他們的設而不是大可汗,他們獨來獨往,隻有在搶劫和戰爭的時候才會擰成一股繩——還不見得堅固。

玄奘看著這些突厥馬賊,馬賊們也在饒有興致的打量著他,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狼一樣的綠光。

在這個天寒地凍、大雪封山的季節,謀生是極為艱難的,何況大可汗還封鎖了山路。因此,即便是強盜,這段日子也不大容易打劫到一個大的獵物。

一個黑塔般的大漢高聲喊道:“放下財物,饒你們不死!”

道誠小聲問了一句:“師父,怎麼辦?”

“照他們說的做,”玄奘沉聲回答,“你們把財物放下,往後退,退到我後麵去。”

道誠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朝身後的手力們做了個手勢,眾人立刻將所有的財物放在地上,人與馬齊齊地向後退去,露出地上的馱包。

索戈、道誠、伊薩諾以及龜茲士兵們,也都收起武器,勒馬向後退去。

見這支隊伍如此老實地放棄了抵抗,馬賊們也便放下心來。再看放在地上的馱包數量顯然不少,看來今天是個收獲的好日子,都不禁咧嘴笑了起來。於是也不再劍拔弩張,原本一觸即發的廝殺氣氛一時竟緩和了許多。

玄奘獨自催馬向前幾步,朗聲說道:“貧僧玄奘,從大唐來,要到西突厥統葉護可汗王庭。所攜財物乃是高昌王和龜茲王敬獻給統葉護可汗的禮品,還請諸位行個方便,讓我們過去,貧僧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