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隨我去漠北吧(文)(1 / 3)

?“師父,你在想什麼?”見玄奘長久不語,道誠關切地問道。

“我在想,頡利敗亡,接下來我們該如何麵對統葉護。”玄奘輕撚佛珠,緩緩說道。

“師父不必擔憂,”道誠倒是很輕鬆,迅速回到了剛才的話題中,“以師父之能,教化統葉護這等蠻人根本不是問題,最多需要些時間罷了。”

“我們沒有這個時間,”玄奘歎道,“再說突厥是馬背上的民族,其生活方式與佛法多有不合。就算統葉護勉強接受了我們的教化,他,還有我們,百年之後,也還是會有所改變。你們知道,現在流行的經卷,其本身正確與否都成問題,若是再被他們自行修改,天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的初衷是宣揚佛法,若最終的結果卻是使佛法蒙汙,豈不罪過?”

聽了這話,兩個弟子一起點頭。

“你們記住,”玄奘對兩個弟子說道,“我們不需要強行改變誰的信仰,因為強迫是不能持久的。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讓他對佛法有好感。這樣,在他到處殺伐的時候便會有所顧忌,他和他的數十萬騎兵,也不會成為我們西行路上的羈絆。要知道,這位突厥可汗的一句話、一道命令,就足以使我們平安通過整個大蔥嶺地帶。”

“師父給可汗講經的目的就是這個,是嗎?”道誠問。

“也不完全是,”玄奘道,“為師是想,在他的心田裏隨緣播下一顆佛法的種子,然後,時間會讓其慢慢生根、發芽……”

第二天一早,摩咄就來了,並且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又打起來了,”他坐下來,一邊喝著茶一邊說道,“今天一早,莫賀咄部、葛邏祿部、弩失畢部還有鐵勒部,都相繼出城,大隊人馬就在城外的荒原上打了起來,死者上千人!大汗也被驚動了,率軍出城彈壓,又死了一千多。莫賀咄設當場跟大可汗翻了臉,最後不歡而散。”

玄奘有些驚訝,他知道莫賀咄是統葉護可汗的叔父,曾經經曆了四代可汗,是西突厥的一個重要人物。此人一向脾氣暴躁,心胸狹隘,與統葉護之間的關係也不是太好,隻是在眾人麵前維持表麵的和睦罷了。這一回突然撕破臉是何緣故?

“你知道是因為何事嗎?”玄奘問。

“聽說是為了東進爭奪草場的事情,鬧起來了,”摩咄道,“莫賀咄設指著統葉護的鼻子大罵,說他的心都偏到魔鬼那裏去了。”

玄奘恍然大悟,東突厥覆滅,唐軍在漠北一帶又掃清了許多小部落,使得那一大片廣袤的地區突然空置下來,統葉護顯然是看到了時機,便叫他手下的部落率軍東進,去搶占那些空下來的地盤。

這還真是個無本萬利的好買賣啊,幾乎不用死一個人,一匹馬,就能占據一大片的草場和子民,這樣的機會可不是經常會出現的。於是西突厥各部落是摩拳擦掌,紛紛東進。

不過統葉護顯然也有他自己的打算,他隻允許與自己親近的部落出兵,對其它部落卻是百般刁難,不肯放行。估計莫賀咄部就是其中之一,這才有了今早的這一幕。

想明白了這一層,玄奘不禁搖頭苦笑——人性啊人性,所有的一切都是基於人性中的貪嗔癡,說的更白一些,這都是利益鬧的。

另外他心裏也覺得奇怪,這幫家夥如此肆無忌憚地爭奪漠北那片原屬於東突厥的草場,真當大唐不存在嗎?

不錯,中原是農耕民族,對於不能長出莊稼的土地一向缺乏興趣。但是鑒於頡利造成的慘痛教訓,大唐君臣對漠北地區還是很重視的,那可是一道安全線。可以說,防止漠北建立強大的遊牧政權,徹底解除來自北方的威脅,一直是大唐君臣夢寐以求的目標。現在頡利敗亡了,這個目標便有望實現。在這個節骨眼上,西突厥各部落都瘋了似的跑過去搶地盤,就不問問大唐是否同意?

玄奘感覺頭有些大了,統葉護這一東進,意味著大唐與西突厥將在漠北直接對峙,雙方從此將成為敵人。

而這,又意味著新一輪的生靈塗炭,可他對此竟是毫無辦法。

騎馬走在清晨的薄霧中,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和諧,然而玄奘的心中卻有些沉重。

他現在帶著兩個愛徒去見統葉護可汗,打算向他辭行。

路上,他看到各部落兵馬來來往往,一些士兵身上帶著血,嘴裏罵罵咧咧,還有的肢體受傷,倒在路邊呻吟,也不知是不是清晨的那場戰鬥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