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漢家苗裔(文)(1 / 3)

?這次出行最大的特點就是馬匹多,光玄奘自己就擁有兩匹好馬。考慮到銀蹤還是“青少年”,玄奘便騎了赤金馬,叫銀蹤隨行。

阿克多,拉卡納這兩名低等軍官,率領五十名突厥騎兵,將他團團圍護在中間。道信的商隊則跟在後麵。這樣一隊人馬跑起來,竟有幾分浩浩蕩蕩的感覺。

剛出素葉西門,眼前便出現了一大片全副武裝的軍隊!

答摩支策馬來到玄奘麵前,甩蹬下馬,合掌恭敬地說道:“法師,大汗有請。”

玄奘下馬還禮,跟隨答摩支去見可汗。

統葉護顯然是專程在此等候的,原本他沒有這個計劃,一個遊方僧人,匆匆而來,匆匆而去,這在草原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可不知怎的,從今天早上起,他的心就開始狂燥不安,仿佛即將失去一件很重要的東西。

當他終於明白,自己的不安是來自那位大唐法師時,二話沒說,立即點兵派將,來到西城門外守候。

“大汗是在等候貧僧嗎?”玄奘走上前施禮道。

“是啊法師,本王忘記了一樣東西,”這位中、西、南亞地區最強大的統治者從懷裏取出一塊玉石令牌,對玄奘道,“法師持此牌行走,向西至薩珊波斯,向東至迦畢拭國,都不會有人為難法師的。”

答摩支走過去,從可汗手中接過玉牌,畢恭畢敬地遞給玄奘。

玄奘伸手接過,淡綠色的玉牌上雕刻著一匹昂首向天的狼,這是西突厥的圖騰。

“多謝大汗。”他合什致謝,想到統葉護帶了這麼多兵馬到這裏,竟是專程來為自己送這塊玉牌,心中不禁頗為感動。

“法師不必客氣,”統葉護的臉上露出幾分自負的笑容,“可惜法師來得早了些,這東西可用的地域還不甚廣大。若是再晚些年來,此牌將送法師到達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暢通無阻!”

聽了這話,玄奘皺了皺眉,同情之心一掃而光。統葉護可汗若是沒有那麼強的征服欲,或許還可以同他,同大唐成為朋友,若果能如此,大唐、突厥,以及這沿途許多國家的商旅,都可以在沒有戰爭陰影的環境下互通有無,絲綢之路也將成為坦途,那該有多好!

隻可惜,人性是複雜的,許多看起來很美的設想偏偏無法實現。統葉護顯然不會停止其征伐的腳步,即使他的統治已經笈笈可危,各部落的矛盾越來越尖銳,他也堅信可以通過征伐來解決問題。

他敬重玄奘,是希望籍此來保佑自己,保佑他的征伐更加順利。然而我佛慈悲,是絕不可能保佑他這個的,一切都要靠他自己。

要說敬佛拜佛,梁武帝比他虔誠不知多少倍!但即便是那樣一位“虔誠”的皇帝,最終還是把他的所謂“功德”用在了征戰上,他貪圖功利貿然北伐,水淹壽陽城,這赤裸裸的殺戮如何能夠獲得保佑?等待他的隻能是滅亡。

大唐與西突厥的戰爭不可避免,統葉護將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價,隻可惜了沿途各國的百姓,都將因此而遭到一場刀兵劫了……

對於這注定要發生的一切,自己能夠改變什麼呢?恐怕唯有快些到達佛國,取到真經,方可解除眾生的苦難吧?

想到這裏,玄奘合掌道:“大汗專程前來,贈送玉牌,玄奘實在是感激不盡。前路遙遠,就此告辭了。”

“我送送法師。”統葉護可汗道。

自打離開長安,玄奘的取經隊伍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這麼多人——統葉護帶著他的貴族大臣和騎兵部隊,一行數千人,浩浩蕩蕩,一直向西送出百餘裏。

“大汗請回吧。”玄奘心中很不過意。

“不急,”統葉護好整以暇地說道,“我把法師送到屏聿再回。”

七八天後,他們的周圍出現了一片森林密布、泉群縱橫的高原綠洲。恰逢暮春時節,林中樹木遮天蔽日,清涼濕潤,不時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湖泊,倒映著樹木花草,風景宜人,美不勝收。

“屏聿到了,”統葉護向玄奘介紹說,“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千泉。每年夏天我都要到這裏來避暑打獵。”

玄奘向四周環視著,看得出,這片綠洲南靠茫茫雪山,呈扇形向東西北三麵展開,山下森林茂密,是由耐寒的鬆柏冷杉組成的叢林,枝葉繁茂,一片蔥綠。大草原上點綴著很多的湖泊、泉水,星星點點,水深碧綠,如寶石一般。樹木倒影映襯湖麵,風景十分清新雅致。

這樣的湖泊足有千餘座,“千泉”這個名字大概就是這樣得來的吧?

見慣了荒漠戈壁,眼前忽然出現這麼一片天然綠洲,確實倍感親切。

玄奘不禁感歎:“真是天工造化啊!”

話音未落,遠處再次傳來環鈴之聲,越來越近,莫非又有一支商隊過來?

正想到這裏,卻見十餘頭鹿跑了過來,徑直來到一個泉池邊飲水。它們有老有小,有的脖子上還掛著鈴鐺,跑起來“丁當”作響。這些鹿像是被人養熟了的,故而在千軍萬馬中氣定神閑,毫不害怕,而可汗的兵馬也沒有向這些鹿群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