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左邊案上那隻光彩耀目的大水罐。玄奘上前細看,見這罐高逾三尺,表麵雖有些古舊,卻是雜色炫耀,看上去非金非石,也不知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看這水罐的大小,估摸著能裝一鬥水。
“這便是當年佛陀沐浴時用過的澡罐嗎?”玄奘問。
“正是。”達摩畢利麵對佛澡罐,恭敬地答道。
玄奘又往中間案上看去,這上麵是一隻透明的琉璃盒,盒中鋪著一塊黃色絲娟,上麵擺放一物,長不足一寸,白中泛黃,晶瑩純粹,極有光澤。
玄奘想,這麼小的東西卻供奉在正中間,想必也是佛陀用過的東西,而且與眾不同。卻不知佛陀用它來做什麼?
正欲開口詢問,一旁的達摩羯羅卻已經回答了他:“這便是佛齒,齋日之時常常放光。”
玄奘驚歎不已。
右邊案上供奉的,卻是一把掃帚,長約三尺有餘,圍可七寸,掃帚的柄上,鑲嵌著各色珠寶飾物,煜煜發光。
玄奘奇怪地問道:“這也是佛陀的遺物?”
心裏卻想,佛陀當年四處遊走,宣揚正法,怎麼會使用如此珠光寶氣的東西?
“法師說得沒錯,”達摩畢利道,“這正是當年佛陀用過的掃帚,不過,這上麵那些珍寶卻是後人加上去的。”
原來如此!玄奘走到跟前細看,卻見這掃帚潔白如新,上麵沒有半點塵土,頗為不解。
見他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達摩畢利立即解釋道:“這掃帚是用迦奢草編紮成的,所以能潔白如新,不沾塵埃,雖曆數百年而不壞。”
這樣一說,玄奘心中的疑惑才解開。
“這些聖物,平常是不給人看的,”達摩羯羅在旁邊補充說,“一般每逢六齋之日,四周法侶齊聚於此,陳設供養,這時才會開放一天,供僧俗瞻仰。那時節,來瞻仰聖物的僧俗百姓,成千成萬。若是遇到禮拜虔誠而又有緣分的人,寶物還能夠大放光明,發出異樣璀璨的神光。今日法師到來,我們為法師破例啟門,這樣的事以前可從來沒有過。”
玄奘感歎道:“貧僧萬裏來此,能得見聖跡,真是不虛此行了。”
說罷頂禮參拜。
從佛堂中出來,兩位高僧又帶玄奘去看另外一座佛堂。
“那裏也有佛陀聖物嗎?”玄奘邊走邊問。
“法師看了便知。”達摩畢利答道。
這座佛堂外豎著一座威嚴的毗沙門天像,達摩畢利走上前,合掌參拜,對玄奘道:“此天像靈鑒無比,冥冥中守護著這座伽藍。大雪山北的僧俗人等,無人不曉。”
這時,達摩羯羅已打開門,玄奘進去一看,不禁大為驚異!隻見這堂中雕梁畫棟,壁上、幾上,處處擺放著琉璃珠寶、翡翠珍珠、珊瑚瑪瑙,顯得光豔異常!
達摩畢利得意地說道:“很久以前,佛陀的一位弟子從天竺國送來佛祖釋迦牟尼的佛齒、佛澡罐和佛掃帚,供養在此。鄰近數十個國家的國王為了表達對佛陀的尊敬,都爭先恐後地送來大量奇珍異寶,不僅有寶石、珍珠、瑪瑙、翡翠、珊瑚等物,還有如白玉般潔白晶瑩的海螺,更有價值連城的貓眼石和夜明珠。所有供物法器也都非金即銀,除一部分用以裝飾大殿中的佛像外,其餘的都擺放在此,用以供佛。”
“阿彌陀佛,”玄奘忍不住合掌問道,“這些國君的虔心固然可嘉,隻是,如此多的珠寶置於一室,就不怕招來歹人禍事嗎?”
達摩羯羅微微一笑道:“有毗沙門天冥加守衛,哪個歹人敢來?”
“正是,”達摩畢利附和道,“法師不知,這裏原有一段故事。”
三人走出佛堂,達摩羯羅依舊將門鎖好,然後兩個胡僧便在毗沙門天像前向玄奘說起了這個故事——
“自從有了佛陀聖物和各類供奉的珍寶後,納縛伽藍就出了名。每逢國家慶典或佛典之日,各國國王就帶著他們的寵妃重臣來到此地,觀瞻佛像、佛寶和各類珍寶。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有想要攻打這座伽藍,劫掠寶物的狂妄之輩。其中最近的一個,就是大可汗的兒子肆葉護可汗了……”
“肆葉護可汗?”玄奘覺得驚訝不已。
“不錯,”達摩羯羅微微一笑,“大可汗有許多兒子,這個肆葉護就是其中之一,就駐紮在大雪山的山穀之中,原本是要繼承大可汗之位的,可惜他過於貪婪了。”
玄奘點點頭:“大師請繼續說。”
達摩畢利道:“這個肆葉護可汗,聽到我們這個納縛伽藍的事情後,對這裏的奇珍異寶非常動心。就在幾個月前,他出動了他部落的全部力量,率領十萬大軍,奔向納縛伽藍……”
玄奘心中一凜,突厥人不信佛他是知道的,這樣一支軍隊,突然襲擊一座寺廟,顯然是對寺裏的珍寶誌在必得,卻不知納縛伽藍如何應對。